株洲美食特产火培鱼

2024-12-04

一、火培鱼的独特魅力

火培鱼虽不是株洲独有,但在株洲醴陵官庄水库地区却有着独特的口感。这种小鱼经过熏制焙干后,肉质紧实,有嚼劲,韧性十足。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多样的食用方式,可配饭、配馒头、配粉或单吃,深受人们喜爱。

火培鱼的制作工艺独特而讲究。首先,将小鱼去掉内脏,用锅子在火上焙干,这一步需要掌握好火候,不能让鱼焙得太干或太湿。接着,冷却后用谷壳、花生壳、桔子皮、木屑等薰烘。经过这样的处理,火培鱼不仅具备了独特的风味,还便于携带和收藏。

火培鱼的口感丰富,兼备了活鱼的鲜、干鱼的爽、咸鱼的味。它不像僵硬的干鱼,也不像盐渍的咸鱼,而是焙得半干半湿、外黄内鲜。其个头虽只有小指头般长短粗细,但制作起来却颇费周折。

火培鱼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豆豉辣椒火焙鱼,先将火焙鱼撕成块状加水浸泡十分钟,准备姜蒜粒、豆豉、青红椒圈。锅加热放入火焙鱼煸香盛出,热锅加油,姜蒜、豆豉爆香加入青红椒圈翻炒,放入煸香的火焙鱼,少许食盐、鸡精、胡椒粉,翻炒均匀出锅。还有蒸火焙鱼,配料有少许食盐、小米辣、青红椒碎、姜末、山茶油。火焙鱼撕成块加水浸泡十分钟捞出摆盘,加入配料入蒸锅蒸三十分钟,蒸好上桌前记得淋上几滴麻油。

此外,火培鱼还可以用来制作小炒火焙鱼。火焙鱼冲洗后冷水泡发 5~10 分钟,泡之后沥干水。青椒切碎,热锅热油,下姜丝蒜末稍微煸一下出香味,下辣椒,稍微翻炒几下出辣味,加入火焙鱼,继续翻炒,鱼是熟的,只需要辣椒炒熟即可。出锅前加盐和生抽,翻炒均匀出锅。

火培鱼在湖南各地均有制作,但以湖南醴陵官庄水库地区的为最经典。通过改进的加工工艺,使得鱼的味道更香,鱼肉更有嚼劲,成为当地最具特色风味的农产品。官庄水库火焙鱼因其风味独特、香甜可口、促进食欲而深受喜爱,被认为是火焙鱼中的极品。

火培鱼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和乡愁。在湘江边的村子里,几乎家家都会准备一套制作火培鱼的工具。一个开口的大铁桶,一张能架在铁桶上的铁网,在铁桶里生火,把处理干净的小鱼仔用晒干的水稻杆垫着,铺在铁网上,然后开始烘焙。由于用于生火的是木柴、糠、木屑之类,烟气会特别重,所以焙出来的鱼仔也会带上这些烟气的味道。焙鱼仔的火候要刚刚好,全干意味着时间太久或者火太大,全湿那就厉害了,可能是没点火,如果是夏天记得闻闻鱼仔是不是臭了。火候到了的鱼仔半湿半干,条条完整如初,不沾不烂,不焦不枯,金灿灿的摆在盆里,带着烟火香味。

鱼仔焙好还只是半成,要端上餐桌还是得炒制一下。将焙好的鱼仔倒入油锅,仔细翻炒,让每条鱼仔均匀地裹上油的光泽。然后再倒入切好的青辣椒,青辣椒还是要选用本地的,而且要切得细一点,让辣椒的辣味和鱼仔充分融合,在去除小鱼仔的腥味同时,也起到了点缀作用,使得火焙鱼仔十足的烟火气中,又透着一丝辣椒的清香。吃这一道菜时不要一只一只地往口里夹,一次多夹几只,而且一定要带上几个青翠翠的青椒圈,然后一起放入口中。外焦里嫩的鱼仔配合香辣的青椒,咀嚼中,火焙鱼仔外部的酥脆和内部的鲜嫩同时存在于口中,而辣椒的辣味早已经和鱼仔融合,并不显得突兀。

火培鱼还是毛主席生前最爱吃的食品之一,而名扬四海,成为一些宾馆、酒店的桌上佳肴。它不仅好吃,其风味独特,香甜可口,促进食欲,深受喜爱。在湖南,火培鱼是一道家喻户晓的家常菜,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家里有客人来,它都是一道受欢迎的菜肴。对于许多湖南人来说,火培鱼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相思,一种乡情和舌尖上的乡愁。

二、火培鱼的历史渊源

火焙鱼的起源虽不可考,但至少已有千年历史。

湖南的地理环境与火焙鱼的诞生息息相关。湖南多丘陵,水系也极为发达,湘资沅澧四条河及其衍生水系遍布湖南的各个村落。在这些江河溪塘之中,有着数量众多的小鱼小虾。为了便于处理和保存这些打捞上来的小鱼小虾,人们便创造出了火焙鱼的制作方法。将小鱼虾放在锅中,用小火慢慢焙至干透,以便能够长期食用,火焙鱼由此而来。

火焙鱼的诞生也与湖南的气候条件紧密相连。湖南气候湿润,多湿气,食物难以保存。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需要寻找各种方法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于是,像臭豆腐、腊肉、酱板鸭等美食都是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而诞生的,火焙鱼也不例外。

从平江的火焙鱼发展历程也能看出其历史渊源。平江是个山区县,水系发达,昌江穿南北,汨水贯东西。这里的一种小鱼刺嫩鱼,肉多刺少,是制作火焙鱼的优质原料。小时候,人们会用特殊的方法捕捉这种小鱼,去掉内脏后滤干水,在锅里涂一层油,用细火焙至两面金黄。如果想要长期保存,冷却后再用谷壳和木屑的烟火烘烤干。在资源匮乏又没有冰箱的年代,火焙鱼用篮子装着挂到烟囱上几个月都不会变质,成为了家乡待客的美味佳肴。平江火焙鱼后来传遍三湘四水,明朝皇帝朱厚照 “南巡” 时吃了湖南火焙鱼大赞其菜并赐名 “御食火焙鱼”,从此名声大振。

在湘乡,火焙鱼也有着独特的历史。深藏于湘乡市水府庙库区的自然氧吧中,湘乡火焙鱼以其独特的原材料、独到的加工手法、独有的水府风味,成为湖南的一道传统名菜。“水府火焙鱼” 有着正宗的原材料来源,全部选材源于水府庙水库,鱼质好,味道鲜。这里的好水孕育了多个品种的上等食材。火焙鱼全部采用纯手工加工,从选料到清洗沥干,再到腌制清洗、杀菌消毒、晒干、烘焙,最后配以糟糠、木屑烘烤,熏制出炉后鱼香扑鼻。这种有着百年历史的美食,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经过积淀的文化。

平江县的休闲食品产业中,平江鱼仔有着一千多年历史,是从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平江火焙鱼演变而来。在平江县涓罗江畔举办的休闲食品文化节上,平江火焙鱼也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小零食筑起了大产业,平江火焙鱼作为当地的特色美食,见证了平江县从脱贫摘帽到成为休闲食品产业大县的发展历程。

三、火培鱼的制作工艺

火培鱼的制作工艺独具特色,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制作者的智慧和心血。

  1. 挑选新鲜的小鱼,处理内脏。

在制作火培鱼时,首先要挑选新鲜的小鱼。可以选择野生的小鱼,如肉嫩子鱼、陀嫩鱼、刁子鱼等,这些小鱼肉质细嫩鲜美,非常适合制作火培鱼。挑选好小鱼后,需要用裁纸刀片或其他工具将小鱼的肚子划开一条口,小心地处理内脏,注意不要把鱼的苦胆挤破,以免影响鱼的口感。在处理内脏的过程中,速度要尽量快,以保证鱼的新鲜度。如果一次买的小鱼比较多,且有很多翻了肚皮的,处理时不要用水泡着,边处理边撒盐,剖完一批就立马挤内脏马上撒盐,这样能更好地维持鱼的新鲜度。

  1. 用锅子在火上焙干,可借助平底锅、电饼铛等工具。

处理好内脏的小鱼,接下来要进行焙干。可以使用不粘锅的平底锅,在锅里放一点点油,稍烧热后调至最小火,将小鱼均匀地铺到锅里。几分钟后,用筷子轻轻夹着鱼头翻一下边,煎至两边金黄即可。如果家里有电饼铛,那就更方便了。先将电饼铛预热后改小火,用刷子在下锅上抹一点点油,然后将小鱼均匀地铺上去,再在鱼身上刷一点点油后盖上上锅。如果喜欢吃干一点的火培鱼,每边煎 12 分钟左右;如果喜欢吃湿点的,每边煎 8 - 9 分钟即可。在焙干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小火,这样才能保证鱼焙得恰到好处,不干不湿,外黄内鲜。

  1. 冷却后,以谷壳、花生壳、桔子皮、木屑等薰烘。

小鱼焙干后,冷却一段时间,然后用谷壳、花生壳、桔子皮、木屑等进行薰烘。薰烘可以增加火培鱼的风味,使其便于携带和收藏。在平江,人们会在资源匮乏又没有冰箱的年代,将火培鱼用篮子装着挂到烟囱上,几个月都不会变质。薰烘时,可以将焙干的小鱼放在一个大眼网中,铁锅加入一些米糠、大米,搭上一个架子,把小鱼放在架子上,盖上锅盖小火加热,用米糠和米的烟熏鱼干,二十分钟左右即可得到熏好的火培鱼。熏好的火培鱼金灿灿的,不粘不烂,不焦不枯,软硬适中,色香俱全。

四、火培鱼的烹饪做法

火培鱼的烹饪做法丰富多样,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做法。

一、原料准备

制作火培鱼需要准备小鱼、盐、料酒、小葱、姜、酱油、辣椒粉、胡椒粉等调料。这些调料能够为火培鱼增添丰富的口感和风味。

二、具体做法

  1. 煎炒火培鱼

    • 先将小鱼煎至两面金黄。可以使用不粘锅的平底锅,在锅里放一点点油,稍烧热后调至最小火,将小鱼均匀地铺到锅里。几分钟后,用筷子轻轻夹着鱼头翻一下边,煎至两边金黄即可。如果家里有电饼铛,那就更方便了。先将电饼铛预热后改小火,用刷子在下锅上抹一点点油,然后将小鱼均匀地铺上去,再在鱼身上刷一点点油后盖上上锅。如果喜欢吃干一点的火培鱼,每边煎 12 分钟左右;如果喜欢吃湿点的,每边煎 8 - 9 分钟即可。

    • 煎好鱼后,加入葱姜丝。葱姜不仅能够去腥增香,还能为火培鱼增添独特的风味。

    • 接着加入调料炒匀。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酱油、辣椒粉、胡椒粉等调料,翻炒均匀,让调料充分融入鱼中。

    • 最后撒上葱绿即可。葱绿不仅能够为菜肴增添色彩,还能带来清新的口感。

  1. 香辣火培鱼

    • 选湖南火焙鱼干,提前用温水泡 15 分钟左右,待鱼身发软,沿鱼背撕开,去除鱼头和大骨架。

    • 青、红线椒切碎,生姜、大蒜切小粒,葱切成葱花。

    • 起锅烧宽油,油温六成热时下入鱼干,煎至鱼身两面金黄,倒出控油备用。

    • 锅内另加油,加入葱、姜、大蒜末及辣椒,煸炒出香味,淋入少许香醋和生抽。

    • 倒入煎好的鱼,继续翻炒,加入少许水,焖两分钟左右。起锅装盘。

  1. 浏阳蒸菜 —— 火焙鱼

    • 因为火焙鱼表面会有一些稻草灰,所以用清水淘洗干净去掉头就可以了,如果不想去头觉得麻烦的也可以不用去头。

    • 放入一小把豆豉,三小勺辣椒粉,喜欢辣的也可以多加,豆豉是一定要的要不然就是没有灵魂的哈。

    • 加肉小半勺盐,因为火背鱼他之前是用盐腌制过的,所以盐味不需要太重,少放一点。

    • 加入三分之一勺味精或者鸡精。

    • 上锅蒸,时间大概二十五分钟左右。因为蒸的时间长些可以使鱼肉和调料以及豆豉的味道更相融。这样才能做出浏阳蒸菜的精髓。我一般都是随着蒸饭一起蒸,大概三四十分钟时间长一点更好。

    • 上桌的时候淋上一点白醋,这个也是必备的,搅拌均匀就可以吃了。

  1. 儿时的记忆,奶奶的下饭神器 - 火焙鱼

    • 火焙鱼八条,冷水泡发五分钟。

    • 加上适当剁辣椒,姜丝少许,浏阳豆豉十颗,滴上五滴白醋,撒上适量盐,两勺茶油淋上。

    • 高压锅加入两碗水,碗架摆好放在上面。盖好锅盖大火冒气后蒸八分钟,关火冷却直接出锅上桌。出锅后加入五滴老抽酱油。

  1. 火焙鱼的做法

    • 将鱼干洗净沥干水。

    • 将姜蒜剁碎,葱白切碎。

    • 锅里放油,将鱼干微炸一下。

    • 放入姜蒜葱末,炸出香味。

    • 放入芝麻。

    • 加入豆豉翻炒一会儿。

    • 加生抽,耗油,麻油调味。

    • 加入剁辣椒翻拌均匀。

    • 看情况是否需要加盐、糖调味。

三、烹饪技巧

  1. 在处理小鱼内脏时,速度要尽量快,以保证鱼的新鲜度。如果一次买的小鱼比较多,且有很多翻了肚皮的,处理时不要用水泡着,边处理边撒盐,剖完一批就立马挤内脏马上撒盐,这样能更好地维持鱼的新鲜度。

  1. 煎鱼时一定要用小火,这样才能保证鱼焙得恰到好处,不干不湿,外黄内鲜。

  1. 蒸火培鱼时,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如果喜欢更入味的可以蒸久一点。

  1. 加入调料时要根据个人口味适量调整,避免过咸或过辣。

火培鱼的烹饪做法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不同的做法,享受这道美味的株洲特色美食。

五、火培鱼的营养价值

火培鱼作为一道特色美食,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1. 经科学研究表明,鱼肉中维生素损失小,钙、钾、镁含量显著提高。

火培鱼的鱼肉中维生素 B2、B6、维 A 和维 E 损失都很小,只有维 B1 略有损失。同时,烧烤后的火培鱼,其鱼肉中的钙、钾、镁含量显著提高。这使得火培鱼成为了一种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的美食,对于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例如,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钾对于维持心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镁则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如能量代谢、神经传导等。

  1. 好吃且便于携带和收藏。

火培鱼焙得半干半湿、外黄内鲜,兼备了活鱼的鲜、干鱼的爽、咸鱼的味。这种独特的口感使其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配饭、配馒头、配粉还是单吃,都能为人们带来美味的享受。此外,火培鱼便于携带和收藏,冷却后以谷壳、花生壳、桔子皮、木屑等薰烘,使其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不变质。在资源匮乏又没有冰箱的年代,火培鱼用篮子装着挂到烟囱上几个月都不会变质,成为了家乡待客的美味佳肴。如今,火培鱼依然是人们出行、旅游或馈赠亲友的佳品。它不仅方便携带,还能让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品尝到家乡的味道,勾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六、火培鱼在株洲的地位

  1. 是株洲的特色美食之一,成为当地的代表性菜肴。

火培鱼在株洲美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虽非株洲独有,但在醴陵官庄水库地区展现出独特的风味,成为株洲特色美食的代表之一。其肉质紧实有嚼劲,韧性十足,可搭配多种食物食用,无论是米饭、馒头、米粉还是单吃,都能散发出令人陶醉的滋味。火培鱼的制作工艺独特,熏制焙干后兼备活鱼的鲜、干鱼的爽、咸鱼的味,外黄内鲜,个头虽小却制作颇费周折。多样的烹饪方法,如豆豉辣椒火焙鱼、蒸火焙鱼、小炒火焙鱼等,使其在株洲的美食江湖中独树一帜。在株洲的各大餐馆、小吃摊,火培鱼常常是食客们必点的菜肴之一,也成为外地游客来到株洲必尝的美食,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当地代表性菜肴的魅力。

  1. 毛主席生前最爱吃的美食之一,增添了其传奇色彩。

火培鱼不仅是一道美味的株洲特色美食,还因为毛主席生前对其的喜爱而增添了传奇色彩。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他的饮食习惯一直备受关注。据记载,毛主席喜素但并非不食荤,他爱吃红烧肉、火焙鱼、红烧肘子之类的大众菜。火培鱼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成为毛主席喜爱的美食之一。这一历史渊源使得火培鱼在株洲乃至全国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和传承。如今,在毛家菜馆中,火培鱼也是一道备受欢迎的菜肴,吸引着众多食客前来品尝,感受毛主席当年的饮食情怀。火培鱼因毛主席的喜爱而名扬四海,成为一些宾馆、酒店的桌上佳肴,也成为株洲美食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