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石峰区攻略

2024-11-13

一、简概

石峰山的得名虽难以确切考证时间,但从各种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其得名的历史脉络。《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株洲》以及清光绪《湘潭县志》《湖南通志》虽未明确记载石峰山之名,但因临湘江有高而尖的石山,乡民俗称石峰山,且据推测其得名约在隋末唐初。明清时期,石峰山上森林茂密,花草繁兴,早已远近传名。

石峰头作为石峰山主峰的俗称,海拔虽不是境内最高,但其临江突兀,颇见气势。东向峰麓的响石岭约 2 平方公里,昔有巨石嵌陡坡之侧,击之发出 “咚咚” 鼓鸣之声,日久演化为著名地片名,也让石峰山更为人所知。

石峰区境域的历史变迁丰富多彩。上古属三苗国地,历经商末周初、春秋、战国等多个时期,先后处于扬越人方国之地、楚文化势力范围等。秦属长沙郡长沙县或湘南县,西汉属临湘县,后属湘南县。三国吴时,境内湘江两岸分属不同政权管辖。隋、唐之后,政区频更,境域归属随政区更改而不断变化。清末一度称株洲厅,民国初又归属湘潭县。直到 1997 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石峰区,以原北区为主体,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二、人口概况,活力满满

石峰区常住人口 33.64 万,辖 1 个乡镇、7 个街道,9 个行政村、59 个社区。

如此规模的人口分布在各个区域,共同为石峰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每个街道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吸引着人们在此安居乐业。响石岭街道地处石峰区城区腹地,面积约 8 平方公里,人口约 7.5 万,辖内 11 个社区、1 个行政村。这里商业繁荣,生活设施齐全,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条件。清水塘街道地处长株潭三市交界,是株洲北部地区的门户和交通枢纽,辖区内山地众多、水资源丰富,被列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规划的 “绿心” 区,著名的秋瑾故居坐落在九郎山麓。街道辖区面积 20 平方公里,总人口 5.2 万人,下设 7 个社区、5 个行政村。田心街道是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面积 8 平方公里,辖 7 个社区,常住人口 5.5 万人。这里以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和谐的社区环境著称。

各个社区如同一个个温暖的大家庭,邻里之间相互关爱、互帮互助。而行政村则保留着乡村的宁静与质朴,为人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在石峰区,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石峰区的繁荣发展贡献着力量。

三、经济腾飞,蓬勃发展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023 年石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429.2 亿元,充分展现了其经济实力。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 0.6:64.6:34.8 调整为 1.4:58.1:40.5,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 3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 103.2%,比上年上升 1.3 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 101.6%,比上年上升 0.9 个百分点,物价虽有一定幅度上升,但仍在合理区间内。公共财政预算方面,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14.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其中地方收入 7.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5%。地方税收收入完成 5.89 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 83.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9.86 亿元,资金主要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等领域,为石峰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农业发展稳中有进

石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97529 万元,比上年增长 3.8%。农业总产值 79400 万元,增长 4.5%;林业总产值 2836 万元,增长 7.0%;畜牧业总产值 5109 万元,下降 9.4%;渔业总产值 6553 万元,增长 3.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 3632 万元,增长 7.8%。各产业发展较为均衡,共同推动农业经济稳步向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600 公顷,粮食产量 4000 吨,为地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蔬菜种植面积 3223 公顷,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

(三)工业强区优势显著

全年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8.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1.3%。在 13 个行业大类中,7 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呈上升态势。占比前 3 位的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82.4%。其中铁路、航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总量居各行业之首,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62.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65.6%,占比 10.6%;其他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46.5%,占比 9.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1.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143.86%。建筑业方面,全年 90 家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65.7 亿元,虽比上年下降 12.8%,但仍保持一定规模。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有序推进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 4.5%。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 3.7%,占比为 69.9%。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比上年下降 50.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2.9%。房屋施工面积 120.9 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3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9.7 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3.3%;实现商品房销售额 4.1 亿元,比上年下降 49.5%。

(五)贸易、服务业和对外经济活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8%。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 3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1%,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 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8.8%。限额以上主要商品销售中,金属材料类销售额为 84.7 亿,比上年增长 2.9%,化工类销售额为 25.7 亿,比上年下降 11.6%,汽车类销售额为 2.0 亿,比上年增长 134.4%。年末全区限额以上贸易企业 171 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60.52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 0.74 亿元。年末共有商品交易市场 4 个,实现成交额 61.04 亿元,比上年下降 3.2%。规模以上服务业 75 家,实现营业收入 233.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 205 亿元,比上年增长 74.9%,对外经济活力十足。

四、旅游胜地,风光旖旎

(一)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石峰公园被誉为新城 “绿宝石”,占地 153 公顷,主峰海拔 167.38 米。公园内生长着大量的林木、绿植和花卉植物,自然景色极为美观。这里有 “清心斋”、“听月亭”、“松涛廊”、“望江亭” 等散点园林小品,还有长达 1500 米由 40 余组碑石组成的碑林路,极富雅趣、翰墨飘香。此外,公园内的小型动物园也为游客增添了不少乐趣。石峰公园野炊烧烤的好地方,亲子游也非常适合,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散步、带着孩子去野炊,还可以去游乐场玩。开放时间为 08:00 - 17:00,门票免费,游玩时长推荐 1 - 3 小时,地址在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建设北路 651 号。

石峰大桥是石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桥上的风景十分优美,可以俯瞰到整个石峰区的景色。

九郎山森林公园位于株洲市北郊,地处长株潭绿心腹地,森林覆盖率达 90%,主峰枫树寨海拔 328 米,比岳麓山还高出 20 多米,属长株潭三市城区之最。九郎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奇峰逶迤、古木繁茂、清泉叮当、百鸟啾鸣。山上景点众多,有传奇色彩的九郎寺、天河漕、花果山、上林寺、巾帼英雄秋瑾故居等。九郎山清泉叮当、奇峰异石、数目葱郁繁茂,实乃湘中山水胜地。近年来,石峰区委、区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停清水塘老工业区 261 家工业企业,全面实施九郎山生态绿心保护与修复,九郎山彩虹栈道、九郎亭、上林寺、秋瑾故居、大冲村四季花海、飞行基地等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玩。2023 年,九郎山森林公园被评定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

石峰湖景区是一个集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这里有美丽的湖泊、壮观的山水景观和各种娱乐设施,是家庭出游的好去处。

石峰山风景区是一个以山水景观为主的大型风景区,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还有许多宗教文化遗址,如寺庙、道观等,是了解当地宗教文化的好去处。登上山来,春则云蒸霞蔚、晨雾缭绕,冬则冰晶如玉、一片银白,登高眺远,市区风光尽收眼底。

(二)历史古迹底蕴深厚

石峰区有九郎寺、上林寺、株洲秋瑾故居、石峰禅寺、言氏祠堂、白祁道观、冯家祠堂、净山寺、踢金岭汉墓等名胜古迹,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九郎寺是位于株洲市石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以其精美的建筑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这里适合春天和秋天游玩,春天约三五好友来玩,非常惬意;秋天景色迷人,气息清新,别有一番风味。

上林寺是位于株洲市石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胜,被誉为 “湖南小普陀”。这里适合登山,周边环境优美,是游客们感受佛教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株洲秋瑾故居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白马垅大冲村,是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秋瑾故居在文革前保存完好,后因分由四家单位使用,单位进行改造而损坏。现经修复,对外开放,让人们了解这位巾帼英雄的传奇人生。

石峰禅寺是位于株洲市石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佛教文化而闻名。这里适合老人前来游览,也吸引着许多人专程来此拜拜,祈祷许愿。

言氏祠堂、白祁道观、冯家祠堂、净山寺等文物古迹也各具特色,展现了石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踢金岭汉墓是一座汉代墓葬,因发掘时挖出大量金银器具而得名,作为风景区吸引着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奥秘。九郎山森林公园被评定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其中九郎寺、上林寺、秋瑾故居、石峰禅寺等名胜古迹掩映于青山秀水之间,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体验。

五、未来展望,璀璨可期

石峰区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前进的道路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为石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动力。

在工业方面,石峰区作为株洲工业的起源地,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尽管清水塘老工业区的关停搬迁带来了一定的产业替代压力,但石峰区积极拥抱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坚定 “万亩产业、千亿园区” 的发展思路,不断理清发展思路,明晰目标路径。未来,石峰区将继续加大对轨道交通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在产业链企业创新创造、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积极培育功率半导体、新能源电驱、石油装备等新兴产业,解决规模不大、产业不完善、人才不够等问题,提升田心片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增强在高端人才及企业争夺中的竞争力。

在旅游方面,石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资源。未来,石峰区将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例如,在九郎山片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氛围,让游客能走进来看、留下来游,有效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在清水塘片区,利用老旧厂房、车间、烟囱等设施,建设体育公园、文化创意街区、非遗集市等,形成湖南首个开放式工业遗址博物馆,打造中国版 “迪士尼”。在云龙片区,围绕方特、云龙水上乐园和万达等大型游乐、商超综合体,加大宣传力度,举办各类活动,提升服务效能,带给游客良好的体验感。

此外,石峰区还将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推进田心城市更新,加快响田大桥拓宽改造、田心路提质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加强空气质量和水环境治理,保持湘江石峰段水质优良,提高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让石峰区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在民生方面,石峰区将继续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启动田心中学、九方中学改扩建项目,推进机构医养 “医康护养一体化” 模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加强农村公益食堂建设运营,为农村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同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九郎福柚、百果园、益母草等特色农业产业,建成环九郎山马拉松赛道,推动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总之,石峰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璀璨可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石峰区人民将继续发扬 “火车头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建设 “制造强区、生态新城” 的现代化新石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