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株洲本地宝 携程旅行网 途牛旅游官网 飞猪 旅游景点网站大全
Copyright © 湖南株洲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13
株洲湘江风光带位于城市的湘江沿岸,河西城区段南起凿石山景区,北至石峰大桥,全长 11.3 公里。它在长株潭城市群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株洲市民,长沙和湘潭的市民也可在此欣赏到江天一色的美好自然景观。风光带分为城区段、郊区段、株洲县段三部分,城区段从湘芸路至枫溪大桥(黄河南路),长 12.858 公里;郊区段从枫溪大桥(黄河南路)至湘胜电排,长 10.671 公里;株洲县段从湘胜电排至空洲岛,长 9.541 公里。
株洲湘江风光带是首批入选世界银行在华实施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也是国家 “十五” 计划重点扶持发展的七大城镇密集区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原概算投资 9.43 亿元,由于拆迁资金突破、美元利率下跌及世行最低价中标原则的影响,现调整概算至 13.38 亿元。主要资金来源为:世行贷款 4552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3.23 亿元;申请开行贷款 3.5 亿元;其余由市政府和县政府自筹。2010 年年底基本完成城区段道路工程和郊区段土建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风光带建设制定了工程倒排计划,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如今,株洲湘江风光带已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一道美丽的流动花环,集防洪、道路、旅游、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项目建成后,防洪能力株洲市段由 30 年至 50 年一遇提高到 100 年一遇。
株洲湘江风光带的自然景观令人陶醉。这里有清澈的湖水,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湖中的绿岛犹如明珠般点缀其中,岛上植被繁茂,成为了众多鸟类的栖息地。周边的山川与风光带相互映衬,增添了一份壮美。
株洲湘江风光带荣获 “国家水利风景区” 称号,总面积约 7.94 平方公里,是集河道治理、行洪排涝、生态涵养、滨水观光、都市休闲、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这里有 “一江两岸十景”,每一处景色都独具特色。南部湾地、蝴蝶谷、健康广场等景观,为人们提供了散步、约会、健身的好去处。水涧是一个天然的小氧吧,有苍天绿树,潺潺流水,还有一挂小瀑布。沙滩集沙滩排球场、沙滩足球场、沙滩浴场为一体,是市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理想场所。
株洲湘江风光带以工业文化、神农文化等为底蕴,展现出深厚的人文魅力。株洲是中国老工业基地,有着 “现代工业文明” 之魂。动力港湾将电厂烟囱改造成标志性景观构筑物,电厂厂房改造成工业博物馆,煤棚改造为大型演艺中心,白石老街区改造成游船码头和文化娱乐的集聚地,充分体现了工业遗迹的文化复兴。
神农文化在风光带中也占据重要地位。神农湖位于炎帝广场身后,环绕神农湖有欢乐谷、云水台、海棠坞等众多新建景点。炎帝广场以纪念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 神农氏炎帝命名,集文化、集会、娱乐、健身、休闲、商贸、交通等功能于一体,是株洲市大型文体艺术或官方举办活动的重要场所。
此外,风光带还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建宁记忆通过改造建宁古码头、鲁班殿和重建分袂亭,集中展现建宁历史和株洲本土民俗文化。古刹诗情中的资福寺以体现宗教文化为主,逐步发展成为著名的宗教文化活动场所。诗圣亭则是为了纪念杜甫三次泛舟湘江在株洲作诗而建,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意境。
三十年前的 1994 年 6 月中旬,连续降雨使得湘江株洲段水位大涨。洪峰水位达 42.6 米,为百年不遇,创历史最高纪录。“6・18” 那场洪水让刚成立不久的株洲新区损失惨重。17 日湘江边上的张家园堤决口;更严重的是莲花排渍站处发生管涌,虽经全力抢险,但强大的洪水压力将堵口的一艘水泥船挤压贯穿大堤,于 18 日凌晨溃堤决口。洪水肆虐,冲毁了房屋,漫浸入街道。从张家园工区到职工疗养院、到天台路上的市政府,顿时成为一片水乡泽国。
这场洪水给株洲带来了沉重的教训,也促使株洲走上了变革之路。两个月后的 8 月 18 日,湘江防洪工程全线动工,它奠定了现在湘江风光带的基础。当时,全市各部门单位分段修筑防洪大堤,要么出钱要么出力,时任市委书记程兴汉提出 “人民伟大,修堤光荣” 的口号。湘江两岸,株洲辖区从朱亭到霞湾,彩旗招展,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百里湘江大堤,成了治理的大工地、会战的大战场。当时在湘江、渌江热火朝天修筑防洪大堤的人员,多达 80 万。
三十年来,株洲湘江风光带见证了株洲从新兴工业城市到现代化都市的发展历程。曾经,株洲作为工业重镇,市区由许多工业区组成,市中心近距离有纺织厂、火电厂等,较远处则有清水塘、田心、董家塅等工业板块。受工业区的压迫、铁路线的分割、湘江的阻隔,株洲城市中心区被撕裂成许多碎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株洲在不断发展和转型。湘江风光带的建设成为株洲城市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河西城区 17 个排污口全部改造完毕,湘江水质恢复迈出坚实一步。12 万平方米的沙滩得以修复,江岸又恢复了原生态,久违的白鹭也回到湘江。随着风光带向东岸推进,一场大规模的 “退二进三” 运动拉开序幕,清水塘工业区一大批化工、冶炼企业将 “绿色搬迁”。
如今,株洲湘江风光带不仅是一条美丽的风光带,更是一道河西城区的守护堤。它见证了株洲的发展与变迁,承载着城市发展的重任和使命,必将引领株洲实现 “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 这一宏伟目标。
“建宁记忆” 是株洲河东湘江风光带的一大亮点,其建筑风格为仿汉代风格,运用汉代阙,外观大体分为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沉稳大气。这座高达 21 米,宽 12 米,长 82 米,占地面积约 1000 平米的仿汉代城楼,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作为历史博物馆,“建宁记忆” 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株洲城市历史的展示窗口,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市民登上高大的城门楼,仿佛穿越到汉代,了解株洲的历史变迁。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通过展示株洲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城市发展历程,“建宁记忆” 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分袂亭主体建筑风格为宋元遗风,整个建筑由一主亭两辅亭组成,占地面积 3000 平方米。底座为八角形,主亭高 24 米,分 4 层,每层设有观景平台,可供市民远眺湘江美景。两辅亭为 2 层高,内设茶楼、公厕等功能。
分袂亭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它是为纪念南宋时期一代大儒朱熹与湖湘派学者张栻在株洲的一次分别而建。在历史上,分袂亭两建两毁,2016 年,株洲市在湘江东岸选址重建。亭前设朱熹、张栻雕像,重现当年两人离别情景。分袂亭临江一面,以古台阶的形式与河东风光带自行车道连成一体,临江面设有码头,将与江面的活动场所连成一片。它就像一位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株洲的历史故事,传承着株洲的文化底蕴。
建宁记忆作为株洲湘江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现了建宁历史和株洲本土民俗文化。改造后的建宁古码头仿佛能让人看到昔日商船往来的繁忙景象,鲁班殿则彰显着古老的工匠技艺传承。重建的分袂亭,不仅是历史的重现,更是株洲本土民俗文化的载体。分袂亭临江而建,周边的景观设计融入了株洲的传统元素,如亭前的朱熹、张栻雕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两位大儒的离别情景。亭的建筑风格为宋元遗风,主亭高 24 米,分 4 层,每层的观景平台让市民在欣赏湘江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韵味。两辅亭内设茶楼、公厕等功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味到株洲的历史文化,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河东风光带重点凸显了株洲的红色文化。株洲作为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市妇幼保健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带领在职党员来到湘江风光带现场教学点,围绕 “学史明理”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现场教学。党员们走在湘江风光带文化墙边,一幅幅雕塑画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在株洲的红色印记。在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旧址(醴陵)、水口连队建党旧址、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等场景前,大家驻足停留,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述红色故事,了解株洲这片红色热土党的百年发展史。
同时,株洲湘江风光带也充分展现了株洲的现代工业文明。动力港湾将电厂烟囱改造成标志性景观构筑物,电厂厂房改造成工业博物馆,煤棚改造为大型演艺中心,白石老街区改造成游船码头和文化娱乐的集聚地。这些改造充分体现了工业遗迹的文化复兴,展示了株洲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辉煌历史。株洲湘江风光带以工业文化、神农文化等为底蕴,展现出深厚的人文魅力,成为了株洲城市文化的重要代表。
株洲湘江风光带周边有多条公交线路可以到达。例如,乘坐 B42 路、B68 路等公交可以抵达天元区湘江风光带钢琴广场附近。此外,222 路在糖坊巷站下车,137 路在白沙路湘江路口站下车也可到达风光带不同位置。
新开通的 T97 路公交线,由市民中心始发到杜甫草堂,大部分路段位于滨江路,对于来株洲旅游的朋友,可方便前往河西湘江风光带各个景点。该线全程长 9.7 公里,首末班时间为 6:00—19:30,公交票价 2 元,刷卡 1 元。
63 路公交变身旅游专线,由神农城北出发,经庐山路,走芦淞大桥,到汽车城,最后抵达华强路,一路串起神农城、湘江风光带、方特欢乐世界等我市几个主要旅游景点。为了方便乘客出游,市公交公司还特意新购两台新能源汽车,线路运力由之前的 11 台增至 13 台。营运时间也延长了 2 个小时,末班车由原来下午 6 点延长至晚上 8 点。
自驾前往湘江风光带也十分便捷。游客可根据导航软件选择合适的路线前往。比如从西二环一直南下,走平塘大道,经湘潭九华从新建的 “昭华大桥” 过江,通过株洲石峰的建设北路走 “芦淞大桥” 一路达到河西的湘江风光带。
自驾停车可选湘江风光带酒吧街地面停车场,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停车条件。
无论是选择公共交通还是自驾,都能轻松到达株洲湘江风光带,欣赏这里的美丽景色。
湘江株洲段水势湍急,水流湍急,漩涡潜伏。游客在游玩时禁止在湘江中游泳、远足和垂钓等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风光带部分区域地面可能存在不平整的情况,行走时需注意脚下,避免摔倒受伤。特别是在夜间,照明可能不足,更要小心慢行。
家长需看管好儿童,避免儿童在风光带内追逐打闹,靠近江边等危险区域。同时,不要让儿童攀爬景观设施,防止意外发生。
湘江风光带是株洲的一张靓丽名片,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应自觉爱护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快餐盒、橘子皮、槟榔渣、塑料袋等垃圾应扔入垃圾桶内,共同维护风光带的整洁美观。
禁止在风光带内投放废弃物品,以免破坏河道美景,影响岸边居民生活。同时,也不要破坏风光带内的植被,不践踏草坪,不采摘花朵。
随着天气转寒和气候干燥,湘江风光带的芦苇荡枯黄一片,存在火灾安全隐患。游客应避免在芦苇荡附近吸烟或使用明火,防止引发火灾。
风光带内的座椅、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是为大家提供便利的,游客应爱护这些设施,不故意损坏。如发现座椅破损、垃圾桶损坏等情况,可及时向管理部门反映。
不要在风光带内乱涂乱画,保持景观的整洁和美观。同时,遵守景区规定,不进行不文明的行为,如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
对于直饮水设施,应正确使用,不要踩到直饮水机的台子上洗脚或进行其他不文明行为。
总之,游客在游玩株洲湘江风光带时,应时刻注意安全、环保和文明,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丽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