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古桑洲攻略

2024-11-13

一、简概

(一)独特地理位置

古桑洲虽离株洲市仅约 10 公里,但却仿佛一处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它静静地坐落在湘江株洲下游段,被江水环绕,其长仅 3.5 公里,宽约 250 米,占地面积约 560 亩,这样的规模使其在众多江中洲岛中独具特色。岛上常住人口不过 60 多户,宁静而安逸。因其地处天元区马家河镇湘江江心,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从空中俯瞰,形似一条游动在江中的鲶鱼,“鲶洲” 之名也由此而来。

(二)鲜明特色风貌

古桑洲的风景如画,绿树成荫的自然景观令人陶醉。那株 1300 多年的古樟树,犹如一位历史的见证者,静静伫立在洲头,需四五人合抱,它见证了古桑洲的岁月变迁和风雨沧桑。岛上居民以种桑养蚕闻名于世,传承着千年前的古老技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之先祖罗瑶的古墓,更是为古桑洲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房大多是两三层高的楼房,部分还粉刷了瓷砖,展现出质朴与现代的融合。这里以种桑养蚕、打鱼为传统产业,近年来又发展出农家乐、观蚕桑等特色旅游业。每年桑葚成熟时节,2 万多株桑树硕果累累,紫黑色的桑葚沉甸甸地悬挂在枝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采摘,热闹非凡。

(三)悠久历史传承

古桑洲的形成年代已无从考证,充满了神秘色彩。最早这里有尚姓人家居住,后来因陪嫁等原因划归罗家。如今,岛上居民多为杨姓和郑姓。早几年,贵州二三十个赵姓人寻根至此,查族谱记载祖上于明朝避难去了贵州,始祖葬于湖南古桑洲竹山乌龟塘龟背位置。古桑洲自古以来就以打渔养蚕为生,1966 年,市农产品公司受委派来岛上指导大规模种植良种桑树。岛上还有明代古墓罗瑶墓,见证着古桑洲的悠久历史。

二、文化内涵丰富

(一)历史文化底蕴

古桑洲又名鼓颡洲,名字来源于《文选》中杨雄的《长杨赋》。其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在唐天宝八年置县洛口(易俗河),宋熙宁年间开梅山后有了 “鼓颡” 的称谓。这一古老的名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仿佛带着人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从唐宋时期的默默无名到如今的独具特色,古桑洲一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二)蚕桑文化特色

居民世代以种桑养蚕为生,到七八月把蚕茧煮熟卖蚕丝,价格一般 180 - 190 元 / 斤,收成好时收入可观。据统计,岛上每户人家平均拥有 600 - 700 棵桑树,多者达 700 - 800 棵,少者也有 400 - 500 棵。岛民的蚕茧通过古老的方法加工,如浸泡、沸水煮等,处理后的蚕茧蓬松易打散。收成好的时候,卖蚕丝的收入可达到 1 万元,这几乎是村民一年的全部收入。岛上还有仿古抽丝体验店,让游客感受蚕桑文化。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从采摘桑叶、桑葚到观察养蚕,再到蚕蛹变成蚕丝,一路下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观光体验过程。

(三)自然人文融合

古桑洲的美景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独处江心,有野舟、古樟、桑树、古墓,宛如世外桃源,吸引众多文人墨客留下诗篇。那株 1300 多年的古樟树,几枝枯桠像一尊尊罗汉举起擎天柱,展示着不朽的力量;另两枝枯桠却像一双铺天盖地的巨臂,郁郁葱葱。罗瑶古墓静静矗立,见证着古桑洲的历史沧桑。古桑洲仿佛一幅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正如伍三平诗云:“独处江心休道孤,慕名蚕事踏丝途。野舟枕水临滩睡,渡客寻帆隔岸呼。横贯汀洲桑树矮,直插云汉古樟粗。任凭荣辱随流水,崇义碑坊万代书。” 这里的美景与历史文化相互映衬,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向往之地。

三、交通路线便捷

(一)公交出行方式

D152 路公交线的开通,为前往古桑洲的游客和沿线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条线路从佳兆业小区始发,途径隆兴、茶店子、湖晓塘等多个站点,最终到达古桑洲渡口。首末班时间为 6:30 - 18:30,票价仅为二元,刷卡更是只需一元,实惠的价格让更多人能够选择公交出行。它的开通不仅方便了天元区工业园区以及新马社区沿线居民的日常出行,也为古桑洲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基本实现了天元区村村通公交的美好愿景。据了解,开通当天就有许多居民和游客乘坐体验,大家纷纷称赞这一举措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二)自驾前往指引

对于喜欢自驾出行的游客来说,前往古桑洲也十分便捷。经株洲大道到达万丰湖后,往湘江入水口方向走,很快就能见到古桑洲码头。在这里,可以将车停放在指定区域,然后乘船上岛,开启一段美妙的古桑洲之旅。此外,也可选择乘坐 53 路公交车到达万丰机台,再乘船过河上岛。这种多样化的交通方式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三)五一预约登岛

五一假期,古桑洲将全面禁止私人渡船载客,采取船票预约方式科学分流。游客可通过扫码预约登岛船票,自驾经株洲大道 — 东湖路 — 仙月环路 — 万丰路 — 古桑洲码头 — 乘船上岛;也可选择乘坐公交后乘船过河上岛。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和秩序,码头附近安排了专门的马路停车区域,社区严禁其他渔船和三无船只非法载客,游客统一在古桑洲候船亭排队候船。据统计,五一期间通过预约方式登岛的游客数量达到了数千人,有效地避免了人员拥挤和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古桑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建筑风格独特

民房多为两三层高的楼房,有的外面粉刷了一层瓷砖,看上去比较华美。建房有规划,统一了风格。岛内乔灌相见,绿草如茵,一个原生态绿色小岛展现在眼前。

(一)房屋建筑特色

古桑洲上的民房大多为两三层高,建筑风格简约而不失大气。部分楼房外面粉刷的瓷砖不仅增添了美观度,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墙体的作用。这些民房虽然没有大城市里高楼大厦的奢华,但却有着独特的乡村韵味。它们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走进楼房内部,可以看到简单的装修风格。厅堂里摆放着几把桌椅,供家人休息和招待客人。卧室内放置着几张床,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睡眠环境。这种简约的装修风格体现了古桑洲居民淳朴的生活态度。

(二)规划建设意义

古桑洲的建房规划统一了风格,这对于保护岛内的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统一的风格使整个岛屿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避免了杂乱无章的建筑布局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同时,规划建设也有利于提升古桑洲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岛内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将民房建设与周边的乔灌植被、绿草茵茵的环境相协调,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原生态绿色小岛。

(三)生态与建筑融合

古桑洲上乔灌相间,绿草如茵,与民房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岛上的植被丰富多样,不仅有高大的乔木,还有低矮的灌木和绿油油的草地。这些植被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民房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周边植被的融合,避免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例如,在房屋周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使民房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统一。这种生态与建筑的融合,体现了古桑洲居民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之美的旅游胜地。

五、游玩注意事项

(一)收费标准与优惠政策

古桑洲在旅游收费上有着明确的标准,淡季收费 6 元 / 人,旺季收费 10 元 / 人。对于儿童的收费也有具体规定,小孩身高达到 120cm 收同等费用。这样的收费标准相对较为合理,既能保证景区的正常运营和维护,也不会给游客带来过高的经济负担。同时,游客在购票前可以了解一下景区的优惠政策,比如是否有团体票、学生票等优惠,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旅游预算。

(二)安全注意事项

在古桑洲游玩,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注意穿游泳衣,这是为了生命安全着想。古桑洲四面环水,虽然江水带来了美丽的风景,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穿着游泳衣可以在意外发生时提供一定的保护,同时也提醒游客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下水嬉戏。此外,岛上的地形较为复杂,游客在行走时要注意脚下,避免摔倒和受伤。对于带着小孩的游客,更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踪,确保他们的安全。

(三)特色消费与体验活动

岛上有吃饭免费摘桑葚的店,这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体验。游客可以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亲自采摘桑葚,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此外,还有卖桑葚酒、气泡水等特色饮品。桑葚酒口感醇厚,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气泡水则清凉爽口,是夏日消暑的佳品。对于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游客来说,这些特色饮品不容错过。

织莎活动是古桑洲的一项特色体验活动,但要求 20 元买一个蚕,必须夹带买另一个蚕。对于这项活动,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预算进行选择。如果对蚕桑文化感兴趣,可以参与织莎活动,亲身体验蚕茧变成丝绸的过程,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

(四)出行准备

准备好充电宝、手机充满电、身份证、现金等物品是游玩古桑洲的必要准备。充电宝可以保证手机在游玩过程中始终保持电量充足,方便拍照、导航和与家人朋友联系。手机充满电可以避免在游玩过程中因电量不足而带来的不便。身份证是出行的必备证件,在购票、住宿等方面都可能需要用到。现金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现在电子支付已经非常普及,但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特殊情况下,现金仍然是最可靠的支付方式。

(五)五一假期限流措施

今年五一假期,古桑洲每天登岛游客不超过 3000 人。这一限流措施是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旅游体验。在五一假期等旅游高峰期,游客可以提前了解景区的限流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时间和行程。可以通过景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获取最新的游客流量信息,避免在景区门口排队等待过长时间。同时,游客也可以选择在非节假日或旅游淡季前往古桑洲,享受更加宁静和舒适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