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株洲本地宝 携程旅行网 途牛旅游官网 飞猪 旅游景点网站大全
Copyright © 湖南株洲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13
2014 年 11 月,中车株机厂在田心原炮台山广场改造(现踢金岭)道路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这座东汉古墓。该古墓为长方形土坑砖石墓,墓葬坐北朝南,青砖劵顶,墓室长约 9 米,宽约 3 米,用青砖垒砌,墓室前有长约 5 米、宽约 2 米的土坑墓道。这座墓葬的发现意义重大,它将田心地区的历史追溯至 2000 年前。2016 年 6 月 11 日,株洲市文物局确定 “踢金岭汉墓” 为株洲市不可移动文物点。踢金岭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株洲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它见证了两千年前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与文化,让我们对株洲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踢金岭汉文化街地面中央装饰有商代以来车的演变浮雕,生动地展现了车文化的发展历程。右侧挡墙南段集中展示自甲骨文出现中国最早车字以来 15 个朝代 “车” 字的演变,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演变之美。北段则展示踢金岭汉墓考古成果报告,汉代疆域图、建筑图、田猎图、宴饮图等汉代生活图,仿佛把人们带回到了两千年前的汉代,让人领略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踢金岭汉墓是目前为止田心区域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古墓葬。墓葬全长 11.67 米,宽 2.88 米,由墓室、甬道和墓道三部分组成,墓室青砖砌筑拱形卷顶。该墓葬共出土陶罐、灯、甑、鼎、纺轮、灶、仓等各类文物 27 件。这些文物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广肩罐(3 件)为轮制,黑褐色硬陶;陶鼎(1 件)灰黑陶,轮制与手捏而成;贯耳敛口罐(1 件)轮制,砖红陶等。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汉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踢金岭汉墓位于株洲市石峰区长青路群力村。这里地理位置独特,周边环境优美。周边有湖南机熔等景点,相距仅 3865 米。踢金岭汉墓处在这样一个位置,既有着宁静的乡村氛围,又与现代的工业景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比。从交通便利性来看,踢金岭汉墓周边的道路网络较为发达,方便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游客可以在参观完踢金岭汉墓后,前往周边的景点继续探索,感受株洲石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
踢金岭汉墓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墓室平面呈凸字形,这种独特的形状在汉代墓葬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当时的墓葬设计理念。
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墓葬体系。墓道是进入墓葬的通道,为人们了解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提供了重要线索。甬道则起到连接墓道和墓室的作用,通常较为狭窄,增加了墓葬的神秘感。
墓室青砖砌筑拱形卷顶,这种建筑方式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青砖的使用使得墓室更加坚固耐用,能够有效地保护墓中的文物和遗骸。拱形卷顶的设计则能够分散墓室上方的压力,提高墓葬的稳定性。
此外,据资料显示,汉墓的结构经过精心设计,墓室顶部呈拱形,室壁呈弧形,没有直壁和直角交叉的形式。这种结构确保了汉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为后人研究汉代的建筑技术和丧葬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踢金岭汉墓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汉代的建筑特色,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丧葬习俗。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踢金岭汉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出土的文物以及周边的展示,为我们生动地呈现了汉代的生活、疆域、建筑等多方面的文化,犹如一扇穿越时空的窗户,让我们得以一窥两千年前的历史文化生活。
从出土的 27 件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人们生活的诸多细节。例如,各种陶罐反映了当时的储存和烹饪方式;陶鼎、陶灶等则展现了饮食文化;陶灯为我们揭示了照明的方式;陶纺轮则体现了纺织活动的存在。这些文物仿佛在诉说着汉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勤劳与智慧。
周边展示的汉代疆域图,让我们了解到当时汉朝的辽阔版图。汉代疆域的广阔,不仅体现了国家的强大实力,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活跃程度。建筑图则展示了汉代的建筑风格和技术水平。从这些建筑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建筑的宏伟壮丽,以及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技巧。
田猎图和宴饮图等汉代生活图,更是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的娱乐和社交生活。田猎活动展示了贵族们的休闲方式和对武力的崇尚;宴饮图则反映了社交场合的热闹和礼仪。这些生活图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两千年前的汉代社会,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文化氛围。
踢金岭汉墓的文化内涵不仅仅在于这些具体的文物和展示,更在于它所代表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它见证了两千年前株洲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为我们研究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它也激发了我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踢金岭汉墓附近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选择。其中,T6 路、106 路、T35 路、T34 路、T19 路公交车在附近设有站点。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公交线路前往踢金岭汉墓。
如果选择自驾前往踢金岭汉墓,可以通过导航软件搜索 “踢金岭汉墓” 或 “株洲市石峰区长青路群力村”。从株洲市中心出发,可沿着主要道路行驶至石峰区,再根据导航指示前往目的地。周边道路网络较为发达,交通便利。
踢金岭汉墓周边有多个停车场,方便自驾游客停车。例如,怡园小区停车场距离踢金岭汉墓仅 101 米;天源宾馆停车场距离踢金岭汉墓 226 米;九方大酒店停车场距离踢金岭汉墓 340 米等。这些停车场为游客提供了充足的停车空间,方便游客停车后前往踢金岭汉墓参观游览。
总之,无论是选择公共交通还是自驾,游客都可以较为方便地到达踢金岭汉墓,感受这座汉代古墓的历史魅力。
踢金岭汉墓作为株洲市不可移动文物点,游客在参观游览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文物保护规定,不得触摸、损坏文物。这些文物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十分珍贵,任何不当的行为都可能对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不要在文物展示区域内饮食或吸烟,防止食物残渣和烟雾对文物造成污染。
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指示,不得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以免对文物保护工作造成干扰。
由于汉墓周边可能存在一些不平整的地面和台阶,游客在行走时要注意脚下安全,防止摔倒和扭伤。
若遇到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等,应及时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避免在露天区域停留,防止发生意外。
带小孩的游客要时刻看管好孩子,确保孩子在安全范围内活动,避免孩子在游玩过程中走失或发生意外。
游客在参观踢金岭汉墓前,可以提前了解一些汉代历史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保持良好的游客形象。
合理安排游玩时间,避免在人流高峰期前往,以免影响游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