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炎陵县炎帝陵攻略

2024-11-13

一、历史溯源

炎帝陵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尊崇与敬仰。自西汉起,炎帝陵便已存在,虽历经战乱、朝代更迭,但始终是人们心中的圣地。

宋太祖赵匡胤梦到炎帝托梦修庙,这一传说为炎帝陵增添了神秘色彩。此后,朝廷每三年派专使祭祀,开启了历代帝王对炎帝陵的持续祭祀。北宋时期,祭祀活动频繁,150 余年间祭祀达 50 多次。元明两代,祭祀活动不断,到了清代,对炎帝陵的祭祀更加频繁隆重,极一时之盛。

新中国成立后,炎帝陵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1954 年除夕之夜,因香客祭祀不慎失火,炎帝陵正殿和行礼亭被焚。“文化革命” 期间,陵殿及其附属建筑又遭破坏,除陵墓外全部夷为平地。但重新修复炎帝陵殿一直是广大炎黄子孙的强烈愿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修复条件日趋成熟。1986 年,陵殿修复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到 1988 年胜利竣工。重修后的炎帝陵殿,规模较前稍有扩大,整个建筑占地面积 3836 平方米,分为五进,建筑金碧辉煌,重檐翘角,气势恢宏,富有民族传统风格。

如今,炎帝陵不仅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海内外同胞侨胞寻根问祖的人文胜地,见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二、特色独具

(一)寻根祭祖圣地

炎帝陵作为中华民族寻根溯源、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海内外同胞侨胞前来谒祖寻根。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仿佛穿越时空,与始祖炎帝神农氏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祭祖祈福活动更是让人们充满期待,常能收获意外的惊喜。许多人在祭祀过程中,心灵得到了慰藉,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炎帝陵也是文化研学的好去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通过参观、讲解和互动体验,人们可以深入了解炎帝神农氏的伟大功绩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增长智慧,陶冶情操。

此外,炎帝陵的山水园林美不胜收。四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洣水如玉带环绕,景色秀丽。这里既是庄重肃穆的祭祖圣地,又是游山玩水的好去处。游客们可以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放松身心,享受美好的时光。

(二)神奇的传说

炎帝陵所在地特别神奇,据康熙字典记载,“酃” 有古县名和有龙出没的地方两种解释。而炎帝陵所在的炎陵县,原名 “酃县”,相传这里是有龙出没的地方。从空中俯瞰,整个鹿原陂就像一个巨大的聚宝盆,汇集天地之灵气。地方志记载,明朝正德年间,广东韶关南华寺的主持亲自到炎帝陵拜谒,断言炎帝陵与南华寺风水龙脉相连,并留下 “头在炎陵葬天子,尾在南华作道场” 的话语。

炎帝陵庙的来历也充满神奇色彩。相传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自称为炎帝的感生帝,遍访前代帝王陵墓,“隳毁者修葺之”,但遍寻炎帝陵而不得。一天夜里,宋太祖梦见一个头戴箬笠的布衣老者,手持两个火把,对他说:“王欲觅我陵寝,可往洣水求之。” 次日早朝,太祖将梦中所见询问群臣。大臣奏曰:手持两火者,“炎” 也,头戴笠着布衣者,农也,此老翁必先祖炎帝神农氏显灵也。宋太祖于是遣使南来,终于在鹿原陂上寻得炎帝陵,并于乾德五年修建了炎帝陵庙。

另外,炎帝陵还有许多神奇故事和现象:比如异树飞香,仿佛空气中弥漫着神秘的香气;白鹭守陵,这些美丽的鸟儿像是忠诚的守护者;陵墓无蝇,让人惊叹不已;龙潭鱼跃,充满生机与活力;神农果繁,象征着丰收和繁荣;古樟行礼,仿佛在向始祖致敬;夫妻同心树、百年相思树、民族团结树等,每一棵树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这些神奇的故事和现象,为炎帝陵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和魅力。

三、地理位置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 17 公里(或 19 千米)处的鹿原镇境内,这里洣水环流,古树参天,景色秀丽。周边群山环抱,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炎陵县原名酃县,始建于宋嘉定四年(公元 1211 年)。因 “邑有圣陵”—— 炎帝陵,1994 年更名为炎陵县。全县总面积 2030 平方公里,辖 5 镇 5 乡 120 个行政村,区域分布为 “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域和庄园”。总人口 18.8 万,其中乡村人口 12.7 万。炎陵县地处湘东南边陲、井冈山西麓,地理位置独特。

炎帝陵所在的鹿原镇,不仅因炎帝陵而闻名,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斜濑水纵穿炎帝陵景区,滋养着这片土地。斜濑水沿途风景秀美,植被茂盛,是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祈福求安的圣地,也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名镇。

从交通位置来看,炎陵县的交通较为便利。平汝高速 — 霞阳收费站下 — 炎陵县城全程仅需 1.5 小时。县城 —G106— 炎帝陵约 40 分钟,县城 —X067— 神农谷景区约 1 小时,县城 —G106—X069— 梨树洲景区约 1.5 小时。中国首家红军标语博物馆也在县城内,方便游客游览参观。

总之,炎帝陵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既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人们旅游观光、寻根问祖的理想之地。

四、建筑风格

炎帝陵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魅力。

陵殿作为炎帝陵的核心建筑,重檐歇山顶的设计使其在庄重中透露着威严。墙面彩绘深沉而不华丽,木作细腻而不显繁琐,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红墙黄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走进陵殿,金龙和玺彩绘让人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大殿门额上悬挂着 “炎黄子孙 不忘始祖” 的匾额,让人瞬间感受到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在陵殿内,炎帝的金身祀像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

行礼亭采用庑殿顶,古色古香。亭内香炉、烛台一应俱全,这里是炎黄子孙奉祀始祖的地方。站在行礼亭中,仿佛能听到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对始祖的虔诚祭拜声。

碑房内林立着各种石碑,记录着炎帝的功绩和历代帝王、文人墨客对炎帝的敬仰之情。这些石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

炎帝陵寝被庄严肃穆的氛围所环绕。墓碑亭内树立着一块汉白玉墓碑,上面刻着 “炎帝神农氏之墓” 几个大字,这几个字是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手书,让人不禁感慨万千。整个炎帝陵寝区域古朴凝重,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沉。

总之,炎帝陵的建筑风格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庄重与威严,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瑰宝。

五、文化内涵

炎帝神农氏作为中华民族始祖,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丰富的文化遗产

炎帝神农氏开创的农耕文化,让先民告别了采摘狩猎的生活,迈向了农耕文明。他发明耒耜,教民耕种,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管子・轻重戊》中记载:“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 据考证,当时的五谷包括麻、黍、稷、麦、豆等,炎帝还教民种植各种蔬菜和瓜果,如白菜、苋菜、冬瓜、南瓜等。除文献记载外,众多遗址遗物也为当时的农耕文明提供了确凿证据,如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谷壳和蔬菜、瓜籽,以及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多个遗址中发现的水牛、黄牛头骨等。

医药文化方面,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发明医药。《淮南子》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他不畏艰险,为了寻找可治病的草药,亲自尝试各种植物,最终掌握了大部分草药的性能,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炎帝的医药文化成为后世中医发展的基石,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工业文化方面,炎帝神农氏制陶为器,冶制斤斧。他发明了陶器,让人们可以蒸煮加工食物、贮存物品、酿酒和消毒,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同时,他还发明了斤斧等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

市场文化方面,炎帝神农氏日中为市,首倡交易。他设立了市场,让人们可以交换物品,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始艺术方面,炎帝神农氏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发明音乐;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作陶为器时也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艺术形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伟大的炎帝精神

炎帝神农氏的开拓精神,体现在他面对 “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禽兽不足” 的困境时,没有手足无措,而是通过观察 “鸟耘象耕”,决定大力发展农业,不断尝试新的植物,最终筛选出五谷,奠定了中华农耕文化的基础。

创新精神在他的诸多发明中得以体现,无论是制耒耜种五谷、尝百草兴中医,还是立市廛辟市场、作陶冶斤斧等,都展现了他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

进取精神表现为他在尝百草的过程中,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却毫不退缩,继续探索,为人类寻找治病的草药。他还不断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奉献精神更是贯穿了他的一生。“神农氏尝百草” 不顾个人安危,只为了治好百姓的疾病。他教民耕种、发明医药、创造各种生活工具和文化艺术,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

(三)重要的文化载体

炎帝陵祭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祭典分为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官方祭祀有公祭和告祭,民间祭祀形式多样,包括牲祭、上香、跪拜、祈福等。祭典的议程规范固定,通常由敬高香、献花篮、上供品、读祭文、开午门等仪式组成。

如今的炎帝陵祭典已成为传承炎黄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2006 年,“炎帝陵祭典” 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 年,获评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每年的清明、重阳时节,炎帝陵都要举行隆重的春祭、秋祭活动,吸引着众多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谒陵寻根、认祖归宗。祭祀之后,人们撰文赋诗凭吊,一些文采斐然的诗文镌石刻碑,为炎帝陵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六、交通路线

(一)自驾路线

  1. 从郑州出发:郑州→京珠高速 G4→衡炎高速 G72→炎汝高速 S11→炎帝陵。

  1. 从长株潭出发:长株潭→G4 京珠高速→泉南高速 (衡炎高速) G72→炎汝高速 S11→炎帝陵。

  1. 从井冈山出发:井冈山→炎睦高速 S50→炎汝高速 S1→炎帝陵。

  1. 从南岳衡山出发:南岳衡山→南岳高速 S51→衡炎高速 G72→炎汝高 S11→炎帝陵。

  1. 从广州出发:广州→G4 京珠高速→S10 赣韶高速→G106 国道→炎汝高速 S11→炎帝陵。

  1. 从桂林出发:桂林→G72 夏蓉高速→G4 京珠高速→G72 衡炎高速→S11 炎汝高速→炎帝陵。

(二)公共交通

  1. 飞机:离炎陵最近的机场是井冈山机场,搭乘到井冈山风景区 —— 茨坪的客车,约 1.5 小时,然后再搭乘井冈山到炎陵的客车。

  1. 汽车:到炎陵客运站后再坐 20 分钟公交抵达炎帝陵景区。公交车 5 元 / 人。

  1. 火车:可乘坐火车至株洲火车站,再从株洲汽车站乘坐长途汽车直达炎陵汽车站,之后转乘当地公交车前往炎帝陵景区。

(三)景区交通观光车

景区交通观光车往返:20 元 / 人次。

总之,前往炎帝陵的交通方式多样,无论选择自驾还是公共交通,都能较为便捷地抵达这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圣地。

七、游玩注意事项

(一)文明祭祀

炎帝陵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是人们缅怀始祖、寄托哀思的重要场所。在祭祀过程中,游客应保持文明、庄重的态度。避免大声喧哗、嬉戏打闹,以表达对始祖炎帝神农氏的敬重之情。

祭祀时,要遵守景区的祭祀规定,不得随意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可选择鲜花、水果等环保祭品,既表达了对始祖的敬意,又保护了景区的环境。同时,要注意用火安全,防止引发火灾事故。

(二)爱护环境

炎帝陵景区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应爱护景区环境,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遵守景区的垃圾分类规定,将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

不破坏景区的植被和文物古迹,不攀折花木、刻画墙壁。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让炎帝陵的美丽景色得以长久保存,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三)遵守景区规定

游客在进入景区前,应仔细阅读景区的游客须知,了解景区的开放时间、门票价格、游览路线等信息。遵守景区的各项规定,不得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以免发生危险。

在景区内,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参观游览。不得在景区内吸烟、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同时,要注意自身安全,特别是在登山、过桥等危险区域,要小心谨慎,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总之,游客在游玩炎帝陵时,要文明祭祀、爱护环境、遵守景区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