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攻略

2024-11-13

一、博物馆概况

株洲红军标语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以红军标语为陈列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重大意义。

它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真实地见证了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炎陵县作为全国目前保存红军标语最多的县,为博物馆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素材。这里尚存完整、字迹清晰的红军标语有 151 处(组)339 条,4617 字,漫画、组画 8 幅,对联 3 副,留言 2 篇,红军识字班墙报成绩公布栏 2 个,写在纸上的标语 3 张,落款的部队番号 66 个。这些标语时间跨度长,从 1927 年 9 月至 1938 年 2 月,纵横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井冈山革命时期、湘赣革命根据地时期以及湘粤赣边游击战争时期。不同时期的标语根据革命斗争需要,宣传内容各异,形式丰富多样,以揭取的墙壁标语实体为主,也有布告、传单、对联、歌谣、图画等革命宣传品和早年摄制的标语照片。

红军标语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它向世人展示了工农红军、地方武装、苏维埃政权以及群团组织等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时期,书写标语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分化打击敌人的斗争历史。自 2011 年 6 月建成开馆以来,接待人数超过 400 余万人次,先后被授予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等荣誉称号,充分发挥了其在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历史沿革

(一)革命岁月的见证

红军标语博物馆保存的红军标语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时期斗争历史的生动见证。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炎陵县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农红军为发动群众闹革命,书写了大量宣传标语。这些标语内容丰富,涵盖了革命的各个方面,既宣示了革命的最终目标,又结合了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例如,“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 的标语,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1928 年 3 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 1 军第 1 师在炎陵县中村亲自主持试点 “打土豪,分田地” 革命斗争,树起了分田分地这一革命旗帜,并成为当时红军的重要纲领和主要工作。分田具体步骤分为四步,首先将人口、田土登记造册,然后定出分配原则,接着写好标有姓名、坐落、面积、四界的竹牌,最后召开群众大会,发放竹牌,各户将竹牌插到所分的田里。中村 “插牌分田” 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第一次土地改革,为《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经验和依据。

这些红军标语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硝烟风雨,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它们有的在书写后不久便被更换或覆盖,有的标语载体被剥蚀损毁或拆除,遗存下来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炎陵县之所以能保存如此多的红军标语,一方面得益于当地群众的自发保护,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这些标语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发展历程

2008 年 9 月底,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开工建设。这一工程是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并报中宣部备案的重点文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博物馆的建设质量和进度。2009 年底,博物馆实现主体封顶。2011 年 5 月底,建成交付使用;同年 6 月,红军标语博物馆正式开馆。

自开馆以来,博物馆不断完善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先后接待了中央、省、市等各级领导,迎来众多官兵学员和社会各界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红色寻根之旅和红色研学活动等。博物馆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众多荣誉称号,成为了重要的红色文化基地。2021 年 5 月,成为长株潭区域博物馆联盟成员,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区域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三、特色亮点

(一)丰富的文化内涵

红军标语博物馆作为湖南红色文化的经典名片,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它承载着中国革命斗争的珍贵信史,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红军标语既宣示了革命的最终目标,如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等口号,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又结合了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像 “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 的标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深刻认识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红军标语博物馆通过展示这些标语,让人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二)多样的特色

  1. 建筑造型独特:红军标语博物馆建筑造型独特,寓意深远。外墙通体为红色,寓意 “炎陵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左右三面旗帜的造型则寓意着 “边界的红旗屹立不倒”。这种独特的建筑造型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象征着革命精神的永恒传承。

  1. 标语形式丰富:博物馆陈列的标语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口号标语,又有对联、打油诗,甚至漫画。例如,“打倒土豪劣绅,穷人才能翻身” 的口号标语简洁有力,激发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红军来了分田地,穷人翻身做主人” 的对联对仗工整,表达了红军的政治主张和人民的美好愿望;还有一些生动有趣的打油诗和形象逼真的漫画,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刻了解了革命历史。

  1. 史料价值极高:红军标语博物馆保存的标语中,有部分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拟定的,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这些标语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据统计,博物馆保存的红军标语有 151 处(组)339 条,4617 字,漫画、组画 8 幅,对联 3 副,留言 2 篇,红军识字班墙报成绩公布栏 2 个,写在纸上的标语 3 张,落款的部队番号 66 个。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料,吸引了众多学者、专家和游客前来参观研究,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地理位置

(一)具体地址

红军标语博物馆位于株洲市炎陵县霞阳镇新市街。炎陵县地处湘东南边陲、井冈山西麓,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厚重。而霞阳镇作为炎陵县的重要城镇之一,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新市街作为镇内的主要街道,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红军标语博物馆坐落在这条街道上,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魅力。

(二)交通指引

从株洲市区前往红军标语博物馆有以下几条主要交通路线:

  1. 自驾路线:

    • 从株洲出发,可选择京港澳高速 —— 衡炎高速 —— 炎陵西或炎陵东下 —— 炎陵县城 —— 红军标语博物馆。这条路线全程路况较好,高速公路行驶较为顺畅。从株洲市区到炎陵西或炎陵东出口大约需要 2.5 小时左右的车程。下高速后,沿着指示牌前往炎陵县城,再到达红军标语博物馆。

    • 也可以选择沿莲株高速 —— 武深高速 —— 衡炎高速 —— 炎陵西或炎陵东下 —— 炎陵县城 —— 红军标语博物馆。这条路线同样较为便捷,能有效缩短行车时间。

  1. 公共交通路线:目前暂未有直达红军标语博物馆的公共交通线路。可以先乘坐长途客车到达炎陵县城,然后再选择乘坐出租车或当地的公交车前往博物馆。炎陵县城内的交通较为便利,出租车和公交车都可以作为前往博物馆的选择。在乘坐公共交通时,可以向当地居民或司机咨询具体的路线和站点,以便更加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无论是选择自驾还是公共交通,前往红军标语博物馆的途中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乡村风貌。沿途的山峦起伏、绿树成荫,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为参观博物馆增添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五、建筑风格

(一)独特造型

红军标语博物馆仿江南清代祠堂式建筑,主体分两层,这种建筑风格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古朴典雅,又为博物馆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博物馆的外墙通体为红色,寓意 “炎陵是一块红色的热土”,象征着这片土地上曾经燃烧着的革命烈火,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与奉献。左右三面旗帜的造型则寓意着 “边界的红旗屹立不倒”,代表着革命精神的坚韧不拔和永恒传承。这独特的造型设计,使博物馆在众多建筑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炎陵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内部布局

红军标语博物馆共分三层,主要有序厅、6 个展厅、贵宾室、多媒体室、会议室、办公用房、文物库房等。序厅作为参观者进入博物馆的第一站,迎面是大型浮雕 “工农红军在炎陵”,生动地展现了工农红军在炎陵的战斗场景和革命风貌。大厅天穹镶嵌着一颗巨大的红色五角星,象征闪耀中国革命的熠熠辉光。6 个展厅分别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红军标语,以揭取的墙壁标语实体为主,也有布告、传单、对联、歌谣、图画等革命宣传品和早年摄制的标语照片。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精心的布局,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贵宾室、多媒体室、会议室等功能区域,为博物馆的学术交流、教育活动等提供了便利条件。文物库房则妥善保存着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为研究中国革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六、游玩指南

(一)开放时间

红军标语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冬季开放时间为上午 8:30 - 12:00 (11:30 停止入馆),下午 14:30 - 17:30 (17:00 停止入馆);夏季开放时间为上午 8:30 - 12:00 (11:30 停止入馆),下午 15:00 - 18:00 (17:30 停止入馆)。

(二)入馆方式

  1. 讲解采取提前预约制,讲解预约电话:0731—22028898、0731—26222522。

  1. 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实行个人实名制预约。游客可提前登陆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官网、“红色炎陵” 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时段预约,凭有效身份证件入馆参观。团体预约,请致电:0731 - 22028898。

(三)注意事项

  1. 入馆请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扫场所码、“一米线” 等防控措施,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预约信息、体温测量和健康码查验,结果无异常者方可入馆。外地入炎观众参考炎陵县最新防疫政策。

  1. 为加强场所防控,避免人流密集,博物馆每日限流 1500 人,如遇馆内人员密度较大,将视具体情况采取 “错峰、限流” 等相关措施。

  1. 残疾人、现 (退) 役军人、65 岁以上老年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可优先入馆参观。

  1.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管制器具等各类法定违禁物品及宠物进入场馆。

  1. 醉酒者、衣冠不整者、无行为能力且无监护人陪同者谢绝入馆。

  1. 12 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须由成年人陪护或由学校、老师组织方可入馆参观。

  1. 请勿触摸裸露展品,损坏文物者将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1. 请勿摄像及在展馆内使用闪光灯、自拍杆和三脚架拍照。

  1. 馆内严禁吸烟,请自觉维护场馆卫生环境,勿随意丢弃垃圾杂物,勿将饮料、食品等带入展厅。

  1. 请自觉遵守参观秩序,服从馆内工作人员引导,勿大声喧哗、追逐、攀爬,自觉爱护公共服务设施。

  1. 如遇重大或临时性活动,须遵从博物馆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