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炎陵县攻略

2024-11-13

一、简概

炎陵县原名酃县,其名由来充满了传奇色彩与历史争议。酃县得名历有三说:一说明嘉靖《衡州府志》谓“取古酃县(汉酃县)为名”;二说清乾隆《酃县志》谓县城有酃泉,因而得名;三说因酃湖得名。至今关于三者何者为准仍有争论。

据考证,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始置汉酃县,属长沙国。汉酃县以“酃湖”得名,并产酃酒。《后汉书·郡国志四》刘昭注及《水经注·耒水》等记载,酃县有酃湖,周回三里,取湖水为酒,酒极甘美,岁常贡之。酃湖之名,应与“霝”和“邑”两字相关。“霝”字含有大雨中有冰雹或雷电闪鸣之意,“邑”字可释为有人聚居的村、乡、县、国之都城之意,两者相合为酃字。

1994 年,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安寝于县城西鹿原陂,酃县改名为炎陵县。这一改名举措,不仅凸显了炎陵县作为全球华人精神家园的重要地位,也为当地的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炎陵县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名字的变迁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和时代的发展。

二、炎陵人口知多少

炎陵县,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自然魅力的土地,在人口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构成。2023 年,炎陵县常住人口达到 15.77 万人。这十余万人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为炎陵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户籍人口总数为 18.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5.2 万人,乡村人口 13.4 万人。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乡村人口占据了较大比例。这也反映出炎陵县在保持城镇发展的同时,乡村依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乡村的广袤土地上,农民们辛勤耕耘,为全县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种植着各种农作物,如油料、粮食、茶叶、蔬菜等,不仅满足了本地的需求,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而城镇人口则在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炎陵县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炎陵县的人口结构,既体现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特色,又融入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元素。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共同努力,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三、炎陵经济展新貌

(一)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2023 年,炎陵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4.0 亿元,同比增长 6.1%。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 15.5:40.7:43.8 调整为 15.6:38.5:45.9。第一产业增加值 16.2 亿元,同比增长 3.8%,其中农业总产值 12.8 亿元,同比增长 4.8%;林业总产值 5.6 亿元,同比增长 10.0%;牧业总产值 3.5 亿元,同比下降 6.8%;渔业总产值 0.3 亿元,同比增长 6.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 1.5 亿元,同比增长 8.6%。油料种植面积达 45266 亩,同比增长 36.7%;粮食总产量 8.6 万吨,同比增长 4.7%;茶叶产量 350 吨,同比增长 5.9%;蔬菜产量 10.75 万吨,同比增长 4.1%。猪、牛、羊肉类产量 0.7 万吨,同比下降 2.7%,禽蛋产量 0.07 万吨,同比下降 12.8%。第二产业增加值 40.1 亿元,同比增长 7.9%。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9.2%,较上年下降 3.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 47.7 亿元,同比增长 5.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房地产业同比增长 5.4%、14.6%、6.2%、12.1%、2.4%。第一、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20.1%、129.4%。

(二)工业与建筑业稳步前行

全县规模工业企业 123 家,其中亿元产值企业 22 家。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5.0%,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1%。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89.1%。全县建筑业增加值 9.8 亿元,同比增长 25.2%。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 1.22 亿元,同比增长 24.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87.37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8.5%。

(三)贸易与交通活力满满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1.3 亿元,同比增长 6.5%。按城乡分,城镇零售额 34.8 亿元,同比增长 6.5%;乡村零售额 6.5 亿元,同比增长 6.4%。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烟酒类同比增长-0.9、16.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下降 9.7%,日用品类同比增长 16.1%,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下降 12.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 30.1%,汽车类同比下降 5.1%。全县公路客运量 61.3 万人,同比下降 3.2%。旅客周转量 644.3 万人公里,同比下降 5.2%。全县货运量 429.4 万吨,同比增长 11.2%,货物周转量 4.28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13.6%。全县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 2.0 万辆,同比增长 1.7%,本年新注册汽车 789 辆,同比下降 5.1%;农村居民每百户年末家用汽车拥有量 16.3 辆,同比增长 5.2%。全县邮电业务总量 1.34 亿元,同比增长 13.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 0.3 亿元,同比增长 7.5%;电信业务总量 0.54 亿元,同比增长 1.95%。

(四)财政金融保险有序运行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7.5 亿元,同比增长 12.7%。其中,税收收入 5.6 亿元,同比增长 18.7%;非税收入 1.8 亿元,同比下降 2.6%。地方财政收入 4.9 亿元,同比增长 3.8%。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21.0 亿元,同比下降 20.9%。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增长 0.3%、6.0%,卫生健康支出同比下降 54.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36.7 亿元,同比增长 11.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 119.0 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 6.7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111.7 亿元,同比增长 18.4%。其中短期贷款 18.7 亿元;中长期贷款 57.1 亿元;票据融资 4.6 亿元。全县存贷比为 81.7%,同比增长 4.5 个百分点。全县全年保险收入 1.95 亿元,同比下降 7.6%。其中寿保费收入 0.92 亿元,同比下降 7.2%;财险保费收入 1.03 亿元,同比下降 8.2%。理赔支出 0.62 亿元。

(五)教育科技同步发展

全县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76 个,其中公办教育机构 45 个,民办教育机构 31 个。全县在校学生 23580 人,下降 4.03%。其中普通中小学在校生 19768 人,同比下降 1.94%,中等职业学校 504 人,增长 19.71%。全县专任教师 1603 人。全年共发普通高中国家奖学金、助学金 147.1 万元。全年全县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19.4 亿元,同比增长 4.5%。全县科技机构 1 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3.8 件/万人。授权专利 60 件,同比增长 1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60 件。

四、炎陵美景醉游人

(一)神圣炎帝陵

炎帝陵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之地,庄严肃穆,气势恢宏。陵区内古木参天,环境幽静,雄伟的陵庙建筑展示了古朴庄重的风格。整个炎帝陵景区主要包括陵寝大殿拜谒区、神农大殿公祭区、“神农园”缅怀区、皇山生态游览区等四大功能区,共有 110 多处自然、人文景观。这里的建筑大多为仿皇宫建筑,气势恢宏,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自 1988 年整修竣工对外开放以来,江泽民、胡耀邦、陈云等 30 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为炎帝陵亲笔题词,自 1993 恢复官方祭祀以来,炎帝陵的各类大型祭祀典礼活动连年不断。炎帝陵先后获得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十大文化遗产、新潇湘人文八景、湖南省最佳景区等多个称号。

(二)秀丽神农谷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是炎陵县的一片原生态森林,这里山峦叠嶂、溪流潺潺,植被覆盖率极高,被誉为“天然氧吧”。公园内的主要景点包括神农湖、仙女池和九龙瀑布,景色壮丽。景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 98.75%,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最高达 136426 个/立方厘米,楠木坝珠帘瀑布处负离子含量高达 64626 个/立方厘米,堪称世界之最。园内分 6 个景区和 40 多个主要风景点,山、水、石、林俱备,雅、趣、奇、险兼有,自然景观多样。这里也是徒步、登山、观鸟和摄影的绝佳之地,夏季以来,平均每天有上千名游客来到这里度假休闲和避暑观光。

(三)古朴洣泉书院

洣泉书院处于洣水发源地,背青台、面鹿原,遥望云秋,诸山而列。书院坐北朝南,以南北为中轴线,东西两厢房对称,屋檐施石沟滴水,封火山墙,房檐四角起翘高挑,玲珑别致,属江南清初祠堂建筑形式。书院大门两侧镌制的对联,“莫叹山城书院小,缘仪楚地圣贤多”,道出了洣泉书院朴实典雅的建筑风格和人才辈出的历史渊源。院内有大小房间 58 间,古朴幽静,校舍之间有走廊相环,天井相通,院前四根大圆木柱威武挺立于两侧,气势非凡,院内古树苍绿青翠,后院有花坛,鱼池装饰别有一番情趣。洣泉书院不仅是颇有古色古香民俗文化特色的观光胜地,也是学子成才的摇篮,更是中国革命艰难曲折历史的见证,启迪后人的宣传教育阵地。

(四)其他景点各有千秋

云锦山云雾缭绕,山峦起伏,景色如画。登上云锦山,可俯瞰整个炎陵县城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同时,这里还有丰富的户外活动项目,如徒步、攀岩等。十都圩田田畴交错,稻香四溢,是一处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的绝佳去处。平乐乡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是体验乡村风情、感受乡土文化的好去处。大院农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好去处。这里有平均海拔 1350 米的罗霄山脉美景,还有新年云海景观,宛如仙境。大院农场频现云海盛景,吸引众多市民停车观看,拍照留念。其龟龙窝景点种植了 6000 亩阿里山乌龙茶,游客可登高揽胜,清品茗茶,体验茶事,还可观看壮美的罗霄日出、云海等景观。青石寨古寨遗址犹存,历史气息浓厚,是探寻历史足迹、感受历史沧桑的好去处。梨树洲山峦叠翠,溪流潺潺,景色优美。这里有壮丽的瀑布景观,可漫步在森林中,呼吸清新空气,还可参观当地民俗村落。炎陵桃源洞山水相依,景色奇特,仿佛人间仙境。这里可探索神秘的地下河流和溶洞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无穷奥秘。

五、炎陵美食待品尝

炎陵美食众多,客家风味浓厚,在湖南长株潭地区独树一帜。

(一)艾叶米粿

艾叶米果是当地一种常见小吃,也是一道属于春天的美食。用艾叶做的米果,清香扑鼻,口感滑嫩而不腻,软中兼韧。制作时,将采集到的山中独特香味野嫩艾叶,洗净,在热水中稍煮一下,揉搓去苦味后,配上用臼碾得精细的糯米粉,兑上适量的水,几个人用手使劲充分揉和,做成一个个圆饼状。还可以在里面包上些用鲜肉或腊肉、笋、大蒜等配料制作的馅,放在锅里蒸熟后,味道甚佳。艾叶米果不仅是美味的小吃,也常用于拜祭、招待客人。

(二)炎陵酿豆腐

酿豆腐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常备的一道菜。把豆腐切成三角形,煎熟后备用。把猪肉泥混糯米粉作为馅料,最后把煎豆腐挖个小洞,塞满馅料,蒸熟就可以大快朵颐。不同的口味也有不同的酿豆腐,如“酿辣椒”“酿苦瓜”等,别有一番风味。酿豆腐常常作为下酒菜,作为招待亲朋的头道菜。

(三)炎陵白鹅

炎陵有名的农产品,当推一白一黄。一白指的是炎陵白鹅。体型小而紧凑,体躯近似短圆柱体,全身羽毛白色。清代县志就记录了“祥风飞岩,群鹅集坂”的盛况,几百年前就有相当规模了,也属于贡品。经过数百年的筛选,炎陵人民有了自己独特的吃鹅方法。“粉蒸鹅”“本地辣椒炒鹅肉”“丝瓜、苦瓜炒鹅杂”“卤鹅”是最地道的四种做法。

(四)炎陵黄桃

一白一黄,炎陵黄桃也是鼎鼎大名。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让炎陵黄桃果实饱满,肉质细腻,口感鲜美。每年的夏天黄桃季,湖南到处都可见炎陵黄桃的身影。黄桃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制成黄桃干等美味零食。一个个鲜嫩的黄桃经过桃农巧手,就变成了一瓣瓣果干,原本软糯的桃肉,在加工后,在延续了黄桃的原汁原味与丰富营养的同时,又多了一份韧劲。

(五)十碗荤

在炎陵招待客人隆不隆重,看是不是用的十碗荤就知道。十碗荤一般包括“头碗(什样锦,肉丸子、鸡蛋、香菇、木耳和杂烩)”、蒸蛋、鸡、鱼、炎陵东坡肉、围肉、再来一个鸡、鱼,最后两碗,根据厨师和东家的口味,一般会有一个汤,一个下饭菜。炎陵多唐宋清南迁的客家人,饮食也保留了中原地区的口味,油重味浓、多高热量和蛋白质的特点,在用料上以肉类为主,有“无肉不成宴”之说。且肉类讲究双份,寓意“好事成双”。

(六)炎陵腊肉

炎陵腊肉一般在冬天腊月把剁下来的猪肉分成 20 斤以内的长肉块,放在铁窝内用火爆的粗盐进行磨擦,上盐,然后再放在灶头上方凉干,用旧报纸包好。接下来就用烧饭时烟火进行长时间的熏烤。一般经过一至二个月的时间就可熏好。然后就可放在阴凉干爽的地方备用。制作好的炎陵腊肉不管是蒸食还是小炒,味道都很不错。

(七)其他美食

除了上面介绍的美味,炎陵的特色小吃还有烫皮、包饺、醋耶姜蔴、撒子、麻圆子、炎陵魔芋、三鲜粉,竹笋、野菜、奈李、糯米圆子等,都是炎陵人餐桌上的常客。炎陵馓子是本地特有的一种油炸米面食品,入嘴咸淡相宜,脆香可口。豆米脆也是炎陵民间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待客装盘的传统小吃,金黄的豆米脆入嘴咸淡相宜,香脆爽口。汤皮是客家人用米浆制成的小吃,口味佐以油盐、花生米、葱花之类的佐料,食之口感柔韧滑爽,十分可口。印花米粿是炎陵客家人喜爱的一种米制食品,手工团成斗笠状,笠尖涂饰红点,粘上白糖,沁心的甜蜜。也有喜欢以椒油醇酱蘸吃的,其辣劲十足,味重香浓。

六、炎陵酒店与旅游接待

炎陵县目前有星级酒店 11 家,其中炎陵和一度假酒店是炎陵首家按照国家五星级标准兴建的,集住宿、餐饮、商务、会议、休闲于一体的景观园林庄园式酒店。酒店项目总投资约 3 亿元,建筑总面积约 4 万平方米,客房数量 320 余间,停车位 200 余个。该酒店的试营业打破了炎陵无高星级酒店的旅游接待瓶颈,为整个炎陵的商务、旅游接待带来前所未有的平台,对于提升炎陵旅游对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炎陵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星级酒店,炎陵县还有星级农家乐近 300 家。这些农家乐具备良好的接待能力,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好去处。

虽然目前确切的炎陵县能接待的旅游人数难以确定,但从炎陵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不断完善的旅游设施来看,其旅游接待潜力巨大。炎陵县拥有炎帝陵、神农谷、红军标语博物馆等众多知名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如春节小长假,全县累计接待游客超 14 万人次;2023 年上半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5.4%和 9.9%。随着炎陵县旅游的不断发展,酒店和农家乐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未来炎陵县的旅游接待能力必将进一步提高。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更多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完善,炎陵县将能够接待更多的游客,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