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株洲本地宝 携程旅行网 途牛旅游官网 飞猪 旅游景点网站大全
Copyright © 湖南株洲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13
灵龟寺据闻始建于唐,虽未明确载于文字,但历代文士对其多有吟咏。灵龟峰林木茂密,独立于洣水河畔,形如逆水浮游之巨龟,灵龟峰顶上的灵龟寺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传说往往给这座古寺增添了一份传奇韵味,让人不禁对其悠久的历史充满遐想。
明代嘉靖年间,邑绅刘伯相倡建 “元帝祠” 于龟峰之巅,这是灵龟峰有宗教寺观之文字记载的开始。隆庆年间,县衙狱吏张镗在 “元帝祠” 出家为僧,改 “元帝祠” 为 “张镗庵”。后来,攸县教谕杨世桂偕县学训导殿尚质、卡尧封等游灵龟峰,提议改庵为寺获准。此后,灵龟寺历经岁月沧桑,不断有文人墨客、僧侣道徒前来游息咏歌。清乾隆五十一年,时任攸县县令张健募资将寺观内外修葺一新,并书 “梅城第一峰” 于其上。到了嘉庆十二年,攸县名士尹高吉不忍见灵龟寺衰败,筹资重修,将山门改向,又于山麓处建路亭一座。自那以后,灵龟寺代有修葺,钟鼓常鸣,香火不绝。
灵龟寺位于攸县城东 1.5km 的洣水河畔,其山势一峰独秀,如龟出穴,踞水上游,享有 “梅城第一峰” 之美称。灵龟寺独立于洣水河畔,周边山水环绕,景色美不胜收。这里山奇水秀,岗环水绕,气象万千。灵龟峰林木茂密,与洣水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山峰的奇特形状,加上河水的环绕,使得灵龟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周边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有奇峰怪石、绿树成荫、清澈的河水,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灵龟寺与白茅洲隔河相望,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对比。白茅洲洲畔停舟,水推舟摇,与灵龟峰的宁静古刹相映成趣。此外,灵龟寺还与攸县的其他景点有着一定的联系。据《攸县志》记载,灵龟寺一直为骚人墨客和僧侣道徒所景仰游览,留下大量诗文。与灵龟寺相邻的景点还有接官亭,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传奇故事。康熙年间的贡生陈之丕在接官亭饮酒后,登上灵龟峰,倚着牛脑石眺望白茅洲,油然心生一副对联:“灵龟峰,峰上生枫,风吹枫动峰不动;白茅洲,洲边行舟,水推舟行洲未行。” 此联传颂至今,也让灵龟寺与周边景点的联系更加紧密。灵龟寺周边的景点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攸县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灵龟寺殿宇依山而建,凌空而立,尽显气势恢宏之态。远远望去,青砖灰瓦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古朴的韵味。那一片片青色的砖瓦,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老的时光。
灵龟寺的建筑布局独具匠心。进入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的大雄宝殿,这里是僧众诵经礼佛的主要场所。大雄宝殿的两侧,分布着禅房、斋堂等建筑,功能分区明确。禅房为僧人们提供了安静的修行之地,斋堂则为寺内人员提供饮食之所。寺内还有一条蜿蜒的小径,连接着各个建筑,沿途花草树木点缀其间,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灵龟寺的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山峰的奇特形状为寺庙提供了天然的背景,绿树成荫的山林环绕着寺庙,仿佛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寺庙的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在这里能够忘却尘世的喧嚣,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灵龟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明代诗人刘愈在《灵龟寺》中写道:“孤峰江山峙,带雨始登临。小径当门曲,归帆隐雾深。乱云吞怪石,竹影倒潭心。漫与山僧话,凉风吹客襟。” 描绘了一个大雾天,诗人冒雨乘船来到灵龟寺游览的景象。清人彭廷梅的诗则更具一番景趣:“峭壁幽灵步缓趋,廊回崖厂驾去衢。人从天半闻钟声,寺转松荫入画图。远水净围千竹翠,澹烟晴染一眸孤。摇摇小艇青布外,风里渔歌乍有无。” 这些诗文不仅展现了灵龟寺的美景,也为后人了解灵龟寺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灵龟寺在历史上还留下了一段红色记忆。大革命时期,谭震林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追捕对象。一天傍晚,天正下着大雨,谭震林在接官亭一农家躲避时,听到白匪正在 “震阳楼” 抓捕进步师生,他急中生智,向灵龟寺方向逃奔。进入寺门后,向时任灵龟寺住持慧明师父求助。慧明师父见谭震林人品端庄,便将他隐藏在厨房的柴草丛中。当两名杀气腾腾的枪兵闯入寺内搜捕 “共匪” 时,慧明师父以佛门静地为由,使谭震林免遭一劫。谭震林趁黑夜抄小路到达茶陵县城,后来上了井冈山,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谭震林回乡省亲时,念念不忘慧明长老的救命之恩。这段历史故事,不仅体现了灵龟寺在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也为灵龟寺增添了一份红色文化底蕴。
灵龟寺作为佛教圣地,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钟鼓常鸣,香烟缕缕。灵龟寺始建于唐代,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见证了佛教在攸县的发展历程。寺内的建筑风格和装饰都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特色,如庄严的大雄宝殿、精美的佛像、悠扬的钟声等,都让人感受到佛教的神圣与庄严。灵龟寺不仅是僧侣信士修行的场所,也是普通民众寻求心灵慰藉的地方。每年都有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游览,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灵龟寺作为佛教圣地,在传承和弘扬佛教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攸县的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灵龟寺的景观堪称一绝。其所处的灵龟峰,峰奇水秀,林木茂密,如龟出穴,踞水上游,享有 “梅城第一峰” 之美称。山峰奇特的形状,仿佛一只巨龟逆水浮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洣水河畔的灵龟寺,与周围的山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水秀之处,河水清澈,波光粼粼,为灵龟寺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林幽更是灵龟寺的一大特色,周边的树林郁郁葱葱,静谧幽深,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而寺古则体现了灵龟寺的历史底蕴,历经千年风霜,古色古香的建筑依然屹立不倒,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灵龟寺周边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不仅有奇峰怪石,还有绿树成荫、清澈的河水。山峰上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绿树成荫的山林环绕着寺庙,为寺庙提供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清凉舒适的环境。清澈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银光,与灵龟寺的青砖灰瓦相互辉映,美不胜收。
灵龟寺融合了佛教文化、历史故事和自然风光的独特魅力。作为佛教圣地,灵龟寺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钟鼓常鸣,香烟缕缕。寺内的建筑风格和装饰都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特色,庄严的大雄宝殿、精美的佛像、悠扬的钟声,让人感受到佛教的神圣与庄严。
同时,灵龟寺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从明代嘉靖年间邑绅刘伯相倡建 “元帝祠”,到隆庆年间县衙狱吏张镗出家为僧改祠为庵,再到后来攸县教谕杨世桂提议改庵为寺,灵龟寺的历史变迁见证了时代的发展。而谭震林在大革命时期的避难经历,更为灵龟寺增添了一份红色文化底蕴。
此外,灵龟寺周边的自然风光也为其增色不少。灵龟峰的峰奇、水秀、林幽,与灵龟寺的古色古香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文人墨客们留下的大量诗文,更是对灵龟寺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赞美与传颂。这种佛教文化、历史故事和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使得灵龟寺成为了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灵龟寺位于株洲市攸县通灵巷锦江名园东北侧约 120 米。游客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从株洲市区出发,可先到达攸县县城。目前,没有直达灵龟寺的公交车,但可以乘坐到达攸县县城的班车。到达攸县县城后,可以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前往灵龟寺,费用相对较为合理。此外,也可以选择乘坐当地的公交车,如乘坐前往攸县东郊的公交车,在距离灵龟寺较近的站点下车,然后步行前往。
如果选择自驾前往灵龟寺,可以通过以下路线:从株洲市区出发,沿着沪昆高速行驶,在攸县东出口下高速。下高速后,沿着攸县大道行驶,然后转入内环路,再沿着通灵巷行驶,即可到达灵龟寺。全程大约需要 1 个半小时左右。在行驶过程中,可以使用导航软件,以便更加准确地找到灵龟寺的位置。同时,需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自驾前往灵龟寺的游客,可以在灵龟寺附近的停车场停车。停车场的收费标准较为合理,一般为每辆车每次 10 元左右。在停车时,需要注意车辆的安全,不要将贵重物品留在车内。同时,也要遵守停车场的管理规定,文明停车。
灵龟寺作为佛教圣地,游客在寺内游览时应充分尊重佛教信仰和寺规。进入寺庙时,应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在大雄宝殿等宗教场所内,不要随意触摸佛像、法器等宗教物品。尊重僧侣的修行和生活,不要干扰他们的正常活动。如果有宗教仪式正在进行,应避免随意走动和拍照,以免影响仪式的进行。同时,要遵守寺庙的开放时间,不要在非开放时间进入寺庙。
灵龟寺周边环境优美,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应自觉爱护寺内及周边环境。不随地丢弃垃圾,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不要在寺庙建筑上乱涂乱画,保持寺庙的整洁和美观。在欣赏自然风光时,不要破坏植被和树木,不采摘花朵和果实。如果在河边游玩,不要向河中丢弃垃圾和杂物,保持河水的清洁。同时,要遵守景区的环境保护规定,共同维护灵龟寺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