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株洲本地宝 携程旅行网 途牛旅游官网 飞猪 旅游景点网站大全
Copyright © 湖南株洲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5-03-18
踏入株洲博物馆,就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馆内珍藏的诸多越族文化展品,无一不在静静诉说着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
印纹硬陶是这里的一大亮点,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商周之后,南方地区出现了大量胎质坚硬、火候颇高的印纹陶器,也就是印纹硬陶,这成为南方越人典型的文化特征。在株洲地区,从商代至东周时期,陶器装饰多拍印有方格纹、圆圈纹、水波纹、曲折纹、云雷纹、米字纹等几何形纹样。这些印纹硬陶不仅反映出古代越人高超的制陶技术,那些拍印刻画的纹饰,更是展现了古代越人的审美艺术和精神世界。到了战国时期,后来的楚人也开始大量使用这类陶器,这也见证了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而在众多展品中,有一件战国原始青瓷瓿格外引人注目,它被称为 “株洲第一瓷”。原始瓷是处于原始状态的青瓷制品,由高岭土制胎,表面施石灰釉,经过 1200°C 高温烧成,胎体烧结后呈灰白色或褐色,敲击时可发出清脆之声。这件青瓷瓿距今已有 2000 余年的历史,是目前株洲地区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一件原始瓷器 。它从一出现便作为与印纹硬陶完全不同的类型而存在,并沿着自身独特的轨迹发展,为研究古代陶瓷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醴陵,这座被誉为 “中国陶瓷之都” 的城市,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醴陵陶瓷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从最初的粗瓷生产,到后来釉下五彩瓷的横空出世,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与心血 。醴陵作为世界釉下五彩瓷的原产地,其釉下五彩瓷以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的独特品质闻名于世。
踏入中国陶瓷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极具特色的建筑,其由著名意大利阿克雅建筑师事务所首席设计师设计,以陶瓷器皿作为建筑造型,将国际陶瓷展览中心、图兰朵酒店、醴陵瓷谷美术馆、醴陵市陶瓷博物馆等 11 个单体建筑巧妙地在内部连成一个整体,是目前中国陶瓷行业规模最大的艺术建筑群。它以中国围棋的棋盘与棋子作为建筑装饰元素,完美融合了 “陶瓷文化”“环境保护” 与 “文化艺术设施建设” 的理念 ,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座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陶瓷艺术宫殿,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走进陶瓷谷,仿佛踏入了一个陶瓷的奇幻世界。这里的陶瓷博物馆内,近 3 万件展品琳琅满目,陶俑、扁豆双禽瓶、国家宴会瓷等珍贵文物,静静地诉说着醴陵陶瓷从 “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到 “国瓷瑰宝”,从 “联合国用瓷” 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辉煌发展历程。其中,1915 年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的扁豆双禽瓶,更是醴陵陶瓷的杰出代表。瓶身绘制的扁豆与双禽栩栩如生,寓意吉祥,其细腻的瓷质和精美的绘画,展现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高超技艺。
而在瓷器口风情文化旅游街,古色古香的街道两旁,是一家家各具特色的陶瓷店铺。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陶瓷鼎盛的时代。在这里,你可以挑选到心仪的陶瓷制品,无论是精美的艺术瓷,还是实用的日用瓷,每一件都承载着醴陵陶瓷的独特韵味。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陶瓷制作工艺的游客来说,中国陶瓷谷还提供了丰富的制瓷体验活动。在专业师傅的指导下,亲手拉坯、彩绘,感受泥土在指尖变幻成艺术品的奇妙过程。从揉泥、拉坯、利坯,到彩绘、上釉、烧制,每一道工序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当你亲手制作的陶瓷作品从窑中取出,那种成就感和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当我们翻开《古诗词里的株洲》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株洲的时光之门。那些优美的诗句,宛如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将株洲的山水风光、人文历史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
空灵寺,这座被誉为 “潇湘三圣地” 之一的千年古刹,在诗人杜甫的笔下,充满了神秘而空灵的韵味。“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 。” 杜甫乘船逆水而上,来到空灵岸,只见那湍急的白色波浪滚滚而来,他站在船头,极目远眺,视野格外开阔。空灵寺所在的霞石险峻高耸,枫树和栝树隐藏在陡峭的山壁之间,景色美不胜收 。这座始建于南朝梁武天监七年的寺庙,距今已有 1500 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题咏。如今,当我们走进空灵寺,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穿越千年的宁静与祥和。
而位于株洲渌口镇渌水北岸的伏波岭,同样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东汉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往返屯兵岭上,伏波岭因此得名。宋代诗人彭鹤宾在《登伏波岭》中写道:“一岭抱江头,群山四面收。波旋来去水,石镇古今秋 。保障尊南望,雄关控北流。登临无限好,高处敞吟眸。” 登上伏波岭,只见它环抱江头,群山环绕,渌水在脚下盘旋流淌,巨石仿佛镇守着古今的岁月。站在岭上,向南望去,是一片壮丽的山河;向北眺望,能感受到雄关的威严。如今,伏波岭上的伏波庙虽历经沧桑,但依然屹立不倒,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株洲河东沿江风光带便热闹起来,芦淞分袂亭梦回宋 “潮” 市集也在这夜色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这里,是株洲市首个宋朝国风主题街区,以 “每一个角落都出片” 的高标准,高度复刻了宋朝株洲集市的繁华景象 ,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大宋王朝。
走进市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整齐排列的摊位,超过 60 个仿宋特色摊位在明灿灿的灯光下,营造出浓郁的古风氛围。放眼望去,皆是传统文化与古风元素,身着古风服饰的游客穿梭其中,宛如一幅生动的宋代市井生活画卷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大师带来的特色剪纸工艺品,那细腻的线条、精美的图案,无不展示着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还有独具株洲本土特色的糖画,师傅们用一勺一铲,在石板上勾画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引得游客们驻足围观,大饱眼福。
市集上的民俗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五一” 期间,这里推出了建宁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游客们讲述株洲的历史文化,让人们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古风 NPC 巡游活动更是将氛围感拉满,身着宋代服饰的 NPC 们在集市中穿梭,与游客们互动,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街市之中。国韵古风妆造活动则为游客们提供了一次变身古人的机会,专业的妆造团队,为游客们打造出精致的古风妆容和发型,再穿上一袭华美的汉服,拍照打卡,留下最美的瞬间。
除了文化体验,市集上的美食也不容错过。这里汇聚了各种特色小吃,让你的味蕾也来一场穿越之旅。糖油粑粑,金黄油亮,香甜软糯,咬上一口,满满的幸福感;臭豆腐,外酥里嫩,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搭配上特制的酱料,让人欲罢不能;还有手工擂茶,香气扑鼻,口感醇厚,喝上一碗,既能解渴,又能品味到当地的民俗风情。
在市集不远处,还有一片 “光的海洋”。全息投影灯光绽放的流星光,装点出令人惊艳的浪漫诗意夜景,引得市民游客流连忘返。动态灯光秀、局部过道全息投影互动感应灯饰等现代科技元素,与传统的民俗民艺大集、酒肆美食、汉服旅拍等文化业态相互融合,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古今交融的视听盛宴 。
芦淞分袂亭梦回宋 “潮” 市集,不仅是一个购物、美食的天堂,更是一个体验民俗文化、感受历史韵味的好去处。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品味生活的美好,感受株洲这座城市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
炎帝陵,这座位于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的圣地,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 ,享有 “神州第一陵” 的美誉 。它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更是全球华人心中的精神家园,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血脉 。
据史书记载,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期杰出的部落首领,与黄帝轩辕氏一起并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传世的 “八大功绩”,包括始制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开辟市场等,涉及衣食住商医乐等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开中华文明之先河 。传说炎帝神农氏晚年来到南方,因误食断肠草而崩葬于此,从此,这里便成为了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
走进炎帝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庄严肃穆的祭祀区。陵殿重檐歇山式结构,气势恢宏,殿内供奉着炎帝神农氏的金身 “肖像”,两旁的木刻楹联 “制耒耜,奠农工基础 ;尝百草,开医药先河”,生动地概括了炎帝的丰功伟绩 。行礼亭是敬香朝拜之所,庑殿式结构,装饰精美,亭上方悬挂着 “民族始祖,光照人间” 的匾额,表达着人们对炎帝的敬仰之情 。碑房内陈列着历代原始御祭碑、记事碑、遗迹碑等 9 通,这些石碑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默默地诉说着炎帝陵数千年来的风雨沧桑 。
炎帝陵祭典,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是这里最为隆重的活动。每年的公祭大典和民间祭祀,都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齐聚于此,共同缅怀始祖的功德 。祭祀仪式遵循古制,庄重肃穆,击鼓九通、鸣金九响、鸣炮奏乐,身着古装的礼仪人员抬着供品,敬献于供品台上,表演人员敬献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八佾舞 。在悠扬典雅的古乐声中,人们向炎帝神农氏敬献花篮,深鞠三躬,表达着对始祖的追思与感恩 。
除了庄严的祭祀仪式,炎帝陵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相传,炎帝的母亲女登,一天晚上梦见太阳投入自己怀中,随后便怀孕了,怀孕一年零八个月后,生下了炎帝 。这个传说体现了炎帝神农部族对太阳的崇拜,也为炎帝的诞生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还有关于炎帝陵内万年灯的传说,据说万年灯芯约有碗口那么粗,灯光灼灼,长年不息,灯盘巨大无比,一年加一次油,盛满油时足足燃烧一年 。这些传说故事,不仅丰富了炎帝文化的内涵,也让人们更加感受到了炎帝陵的神秘与魅力 。